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701 0
2010-11-14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含义,以及标准化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我国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标准化战略,核心竞争力,问题,措施
    1 引言
    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行业的继续发展,市场竞争的最高阶段——标准竞争目前也初露端倪。因此现代企业需要通过对标准或规则的掌握来获取高额的利润,确定企业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下面笔者将阐述一些个人对标准化战略的粗浅认识。
    2 标准化及标准化战略概述
    2.1 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不仅包括产品、技术的标准化,也包括流程的标准化。
    2.2 标准化战略
    企业标准化战略是指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利用标准和标准化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略。其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标准与科技协调发展、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标准的制定、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3 标准化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实施标准化战略有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标准化战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 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
    在研发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手段,有助于企业直接将研发的结果转变成技术标准,或在研发过程中借鉴、引用先进的技术标准,并形成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无疑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标准和质量是研制过程中不可分开、必须协调发展的两个体系,但只有建立在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上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持续有效。标准化战略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通过制定正确反映市场需求的产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并运行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以提高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应用多种标准化手段不断开拓市场、支持产品开发、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降低企业成本
    标准化战略的采用可以从三个方面降低企业的成本:
    (1)采购成本。标准化的采用,提高了企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避免了对某一个供货商的依赖,因为其他供货商依据公开的标准可以补充市场,于是企业的供货渠道不断增加。供应商数量的增加,加大了供货商之间的竞争,从而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价格也会不断降低。
    (2)交易成本。标准化战略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形成。标准化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产品和技术规则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战略同盟的形成更加容易,这样就能降低交易成本。
    (3)企业内部的运营成本。企业通过制定和执行适应企业产品特点的技术标准,可以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科学和有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生产方面来看,严格的技术标准可以使民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稳定产品结构;扩大生产数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库存成本及生产成本,形成规模经济。
    4 我国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的标准化战略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内部机制不完善,导致无力发挥标准化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
    (1)标准化意识薄弱。
    (2)标准化基础薄弱。
    我国企业所掌握的重要核心技术的数量并不多,而标准化往往是核心技术的积累,缺乏核心技术将会阻碍我国企业技术标准能力的提高。
    (3)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缺失。
    现有标准化人才队伍不论在数量上抑或知识结构上都很难满足现代企业日渐增长的技术创新需要。
    (4)标准化制度落后以及执行不利
    很多企业缺乏标准文本、相关标准不齐全、检验方法标准不全、检验无记录、产品出厂未按标准检验等问题。
    (5)较少参与标准化制定过程
    我国企业大多是被动地执行标准,较少参与企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过程。
    5 企业加强标准化战略实施的措施
    5.1 培养标准化意识
    企业必须转变思维,培养标准化意识,认真宣贯《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2003年国家颁发了《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和改进》,这四项标准构成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可借助《实施指南》研究并运用上述规定。
    5.2 充实人员配备
    企业应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积聚,实施“人才第一”战略,这种人才包括科研人员、标准化管理人员等。企业不仅要充实经验丰富、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还要在企业设置相对较高的岗位,否则既培养不出人才,也吸引不到人才,自然就没法制定出有竞争力的标准,也没法高质量地进行标准化审查;不断提供持续岗位培训。新标准不断推出,采标工作不断加强,因此,标准化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培训和宣贯;同时还应适度加强国际交流,应该多参与各种国际标准化活动,如国际标准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
    5.3 大力建设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它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体系建设中,首先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方向来确定体系框架,即按照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来确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内核,企业的经营理念、工作模式、发展规模确定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内核;其次,必须搜集专业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发展信息,组织专家进行筛选;然后编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实施并行工程和分步建设,即已确定的体系项目进入建库动态管理,未确定的进入分批编制管理;整个体系则随着企业发展始终处于边建边完善、不断改进的螺旋上升的动态管理。
    5.4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执行
    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参与企业标准的制定。制定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结成产业标准联盟,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其中融入自身利益诉求。在采纳和执行标准的过程中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采取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才能变技术劣势为优势。
    参考文献:
    [1] 黄旭。战略管理——思维及要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对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
    [3] 杨柳惠。论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措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年第18期。



作者:李洁 来源:《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年第8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