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006 11
2010-11-16
1
爱情等于爱上一份自产的情感套装
在原始社会,婚姻关系只是生存所需要的“家庭”单位,此时的‘爱情“是无足轻重的。原始社会的语言中根本没有“爱情”这个词,结婚只是为了获得比独居更为有利的生存条件。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指出了爱情是人类最高的最美的情感,爱情包括了精神,智慧和性,但他同样指出婚姻与爱情无关,婚姻只为繁殖后代。中世纪后的欧洲,婚姻仍然为政治和经济的目的所安排。在当时,贵族社会里逐渐产生一种热情的、理想上不能实现的、对婚姻之外的爱的追求。一直到了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追逐爱的理想才由上层社会散布到中下层社会,从而在整个社会风行开来。因为爱情会对婚姻家庭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与对爱情的渴望一样对爱情的惩处同时也广泛而有力的存在着,一些平民不愿意因私通而被报复,于是对爱的追求逐步发展到结婚的誓言。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人们开始相信由爱情导致的婚姻更为实际合理,于是人们对爱情的期盼不仅产生在追求和热恋的阶段,还线性的延续到婚姻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6 21:11:32
爱情首先爱上的是一个影子!

首先,我们内心有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关于恋人的形象,然后我们在现实中碰到他,他部分或全部符合我们内心的那个形象,于是我们便狂热地、痴迷地爱上了他或她。内心的那个形象(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一般来说,在这个形象中包含着父母的影子,它往往是以父母为蓝本,然后在与异性交往中添砖加瓦逐渐完善。此外,它还是我们心理的一种补偿,比如我们所欠缺的性格特点。那么爱情其实是这样发生的:1.自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中逐步完善心中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的形象。2.遇到现实中的某个人,内心形象投射到他身上。3.交往并追求促使另一方也开始投射。这样看来,参与并决定恋爱的是每个人心中关于异性的美好想象的那个原型,心理学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恋爱称呼为内在伴侣,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皮革马利翁用雕刻刀刻画了一个心目中的女郎,并最终爱上了她。我国小说家沈从文说:爱情像一朵半开的花,半开的花,芳香已有,想象犹存!爱情通常开始于积极的投射,双方都把自己关于异性的理想意象如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婚姻中,双方可能发生对立,会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消极面投射到对方身上,导致爱情的终结。荣格在“婚姻作为一种心理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婚姻的选择就是自性化过程的一部分,爱情和婚姻的发展是一个自性化的过程,自性化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21:12:08
经历爱情要体验生命的极致绽放,爱情令人陶醉幸福,乐不思蜀,但爱情所容纳的感情不仅仅只是快乐。因爱自卑、因爱骄傲、因爱压抑、因爱放纵、因爱背叛信仰、因爱藐视世界。爱里延伸出来的自私与占有欲让世俗的伦理道德退却到一旁,你关心一个人的生死甚过千千万万个在战火中挣扎的人的生命,而这些统统属于爱情。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认为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这个观点显然是值得商榷的,爱情是很复杂的情感,然而复杂不代表高级,人的每一种情感都是平等的,如果爱情是高级情感,那么哪种情感是低级的哪?这种提法欠考虑,爱情并非凌居于其他情感之上,它只是各种感情中最复杂、最微秒、多矛盾的统一。在爱情发生的时候,思慕、甜蜜、热爱、忧伤、同情、疯狂、压抑等诸多情感彼此激荡,并被极大的强化或弱化,(马塞尔·普鲁斯特:被爱的对象既是病又是药,这种药使疾病缓解或加剧)从而使人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痴迷状态,所以爱情等于爱上一份自产的情感套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21:12:25
2

心醉即是最大的满足,心疼则会给予最大的安全。
爱情标志是心醉与心疼。心醉是神往的极致,心疼是与之为一体的极致。所以喜欢你的人只是你的朋友,他的极致是心醉与你;抚育你的人是你的父母,他的极致是心疼与你;唯有心醉与心疼你的的人,才把爱情与你,他是你的爱人。苏利文指出“当另一个异性的满足和安全变得和自己的满足和安全一样重要时,爱情就存在了。”心醉即是最大的满足,心疼则会给予最大的安全。



爱情是一件皇帝的新装,是人们内心的感受,爱上了一个人总可以找到爱上他的证据,同样,不再爱一个人这样的证据总不会找不到,顾客某甲攒了20年的钱来到商场要求买一件合体而漂亮的衣服,他满怀欣喜的在柜台前期望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获得一件衣服,不幸的是赵丽蓉小品的场景在她身上重演,这是衣裳吗?后背还没缝上哪,这是衣裳吗?袖子还没做好哪!转悠很久很久,某甲终于选好了一套衣服,这是一套十分特别的衣服,它是看不见的本身也不具备任何功能,一切都需要你的心去操作,你的心是蓝天的色彩,它就是蓝色的,你觉得他温暖,他也就温暖。爱情要靠感觉来维系,你觉得被爱,你就获得了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21:12:54
3

人总是有对话语权的渴望,对独一无二身份的沉迷,人的这一心理可以在爱情中得到完美的最大的满足

如果以观察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爱情,爱情则是在不断的迷失自我和寻找自我过程中倾心摇摆。当人们的心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宿命般的遥遥相望一眼后,爱情犹如一座摇头扇打开了打开了电源,摇过来时飘飘欲仙,摇过去时思慕不已,摇来摇去的回合中打开了爱的心扉,滋生了爱的情愫。有理走遍天下,有情才成眷属。爱情首先发轫于感性,是非理性的迷醉,带有明显的冲动性。然后会进入感性扬弃阶段,关注点从初期的感性扩展到精神性,从单一个体扩展到这一个体的整个世界,因为有了爱情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如此美好,所有的人都值得尊重和关怀,能在最平凡的一草一木上看到浪漫的光辉。



人总是有对话语权的渴望,对独一无二身份的沉迷,人的这一心理可以在爱情中得到完美的最大的满足,这是因为在爱情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绝对力量。在这个意义上爱情与个人事业的价值是近似的,这个意思是说人们要么需要爱情要么需要事业,总之他需要一个可以自我沉醉并法力无边的身份,到底她会选择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给了他母亲般的亲密与温柔,所以当一个人失意的时候更容易沦陷于爱情,而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也往往会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个人事业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21:14:16
4

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是诗人
多年的相聚不如多情的一瞥!爱情需要成熟的超我和修通了自我同一性的身份,在这个意义上,恋爱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远离了本我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又渴望在这一关系成为许可本我出现的关系最高等级的亲密关系,所以爱情中要实现全然的本然的自我。为什么恋爱是谈来的?而不是抢来的?zuo爱做来的?假如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说:我们的行为大都出自文化的号令而非我们的本心,那么恋爱中的甜言蜜语也该是一种来自文化而非我们本心的虚情假意?然而这至少可以令人确信恋爱中的语言为什么经常是苍白的经不起考验的,无数个被恋爱造就的诗人为什么最后都成了风流浪子!!!恋爱勿语,在恋爱中相对于其他表达工具而言,语言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表白,可以交流,也可以记录思想感情,循着语言的足迹可以重新体味下初恋时的一颦一笑,热恋时的难舍难分,与其他表达工具而言语言是社会性的,语言可以在历史中穿梭,可以反映一个世界,可以表达自己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想法,而这些你在爱人的眼神里,嘴角里,触摸里是都无法感知到的,为此,把语言工具操练好,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于工作于恋爱都益处多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