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209 5
2006-06-22

个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其他缺少排放指标的企业。目前,我国正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着手建立和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

  国家环保总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积极性,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据专家介绍,所谓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商业交换。那些无力或忽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没有排放指标的企业,可以按照商业价格,向市场或其它企业购买指标。在世界发达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排污总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有钱就能无所顾忌地扩大排污。无论“买”“卖”双方,其交易都只能在满足国家总量控制的前提之下进行,并且不能使当地环境质量恶化。

  根据我国环保“十五”计划,到2005年,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三分之二的地区,其排放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少两成。专家认为,实行排污权交易这种市场化手段,将有效地促使排污者以有利自身发展的方式主动排污,削减排污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23 08:09:00

是条路子.中国搞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规划引进国外的这向举措是个好的选择,就是不知道效果到底怎样,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3 17:10:00

我觉得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或所谓的排污许可证拍卖只是权益之计。对与排污我们应当加大科技投入,资金投入,提高人民的意识观念方是根本。

有时我觉得经济学是在取得一些经济效益,但有时却是我们无奈的选择,是我们的权益之计。虽然我们也在高唱这使我们损失最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3 17:28:00

政府是想通过排污权的市场化,从而使排污与企业利润挂钩.想法终于有点科学了.

可是,既然排污量的规定,和排污许可证是攥在政府手中的法宝,企业要向政府购买,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管制,以表面上的市场化作借口实现了政府权力的扩大.

是孕育新的腐败的摇篮..警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4 00:39:00
首先,指标的分配确定是个问题,其次,价格的确定能否依靠市场机制是个问题。如果排污权的价格完全靠市场供求决定,那么就意味着“污染”市场将达到市场出清,即最终污染量和政府的总体指标一致,只不过是原来污染多的污染更多,污染少的更少。价格成为了同政府的从量税一样的约束外部效应的工具。我看不出来这与税收的作用有多大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4 13:00:00

有道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有缺陷,排污许可证拍卖也存在漏洞,特殊的商品用特殊的方法和制度来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