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865 2
2006-06-22
谁也没有料到,艾伦·格林斯潘会达到经济学界职业的顶峰,并且享有现在这
样的知名度。当然,他很可能又不得不忍受这种知名度给他带来的烦恼。这中间他
也历尽艰辛,比如说,你能设想这位沉默寡言的美联储主席曾经在摇摆乐队吹小号
的情景吗?这种形象确实耐人寻味。

  格林斯潘于1926年3月6日出生于上曼哈顿的华盛顿海兹区,很小的时候,格林
斯潘父母就离了婚,他是由母亲抚养成人的。

  在乔治·华盛顿中学时(这所学校也是亨利·基辛格的母校),艾伦显示了他
的数学天才,但他首先津津乐道的却是音乐。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纽约著名
的吉拉德学校接受了两年培训,因为他演奏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的技巧过人,因
此进入季罗姆摇摆乐队当了一名爵士乐演奏员。

  但他周围全是专业乐师,在这些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他开始怀疑其音乐
生涯的前程。当时,聪明绝顶的格林斯潘遇到幕间休息,总是躲在角落里啃大部头
的经济和金融书籍。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
经济学。

  经济学就像件得体的上衣一样非常适合格林斯潘,他于1948年以最优异的成绩
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两年后,他继续在纽约大学深造,攻读经济学硕士,随后
又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他已同画家琼·米
契尔结婚。这时,他和著名的经济学家亚瑟·彭斯共同搞研究,两人成了挚友。

  到了1954年,格林斯潘的婚姻宣告终止,他也中断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博士
课程。当时他才28岁,就同一位年纪稍大的纽约债券交易人联手,此人名叫威廉·
图森,他们共同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图森-格林斯潘公司。在后来的20年里,格
林斯潘一直把这家公司当作自己的职业基地。1958年图森去世后,他接过了公司的
领导权,扩大经营,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客户。同时,格林
斯潘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颖奇特、有利可图的小天地,即向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
供经济分析意见。正如一位美联储官员日后所说:“他是第一个专门向总裁们提供
预测的人。”这种工作不仅在思维上有挑战性,也特别适合格林斯潘发挥个人才能。
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位富人。

  直到1977年,格林斯潘才拿到在纽约大学攻读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对
他来讲极有价值。作为一名经济顾问,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复杂的定量技术去预测分
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动向,与此同时,他独创了一种“从最基层做起”的分析方法,
而这种方法成了他在美联储的标志。

  他从最小的细节开始,如库存量、产品交货时间等,研究许多数字,直至看到
大轮廓的出现。他的一位朋友曾略带夸张地说:“格林斯潘是这么一种人,他知道
1964年出厂的雪佛莱轿车上用了多少个平头螺栓,他还知道如果拔去其中3个将会对
国民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格林斯潘于1968年开始涉足政治。1974年夏季,赫伯特·斯坦恩告知尼克松总
统他不想再继续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一职,白宫方面就此考虑聘请格林斯潘担
任该职务。但格林斯潘坚决不干。这时,亚瑟·彭斯,这位格林斯潘在哥伦比亚大
学的良师益友,出面相劝当年的同窗好友。彭斯自1970年以来一直担任美联储主席。
他对格林斯潘讲:图森-格林斯潘公司成立20年了,假如这时离了创始人还不能运
转,这就正好说明这家公司存在着严重问题。格林斯潘认为彭斯的分析语重心长,
便同意担任这项职务。

  格林斯潘是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第一位“商业经济学家”,
他很快就发现要对付许多商业方面的挑战。而他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却是在13年之
后。

  1987年,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
指数竟下降了22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5年内的最低点。
在东京,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由1145跌到了1142.5;在巴黎,美元对法国法郎的
汇价下降了2%。

  这位新任的美联储主席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7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
桶11美元;而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胀压力,促使
美联储于1987年9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惨重损失后,到10月19日这一天—
—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点(降至
1738.74点),造成账面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22.6%,是1
929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对大多数观察家来说,这个时候真
是可怕之极。这就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担此重任,力挽狂澜,而坐在美
联储主席高位上的这个人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

  下午刚过4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
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已下降了508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做出反应。
他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同顾问们研究处
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在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到一个小时,
他发表了下面的简要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
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换句话
说,对付危机的紧迫性已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
张不符,但正如爱默生所说:“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格林
斯潘并不愚蠢。

  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
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
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那一年创建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
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济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济史的格
林斯潘,对摩根和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1929-1933年
金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
市场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所以,当他的一些顾问正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
毫不犹豫地说道:“懂得经济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500个百分点,
跌幅达20%时,经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
注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

  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
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
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
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
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
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在经济领域取得胜利后,格林斯潘现在面临着重大的政治考验。保守的共和党
总统乔治·布什正争取连任,大多数悲观的华盛顿内部人士预测:保守的共和党人
格林斯潘不会对利率采取任何行动来支持布什,尽管当时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很明
显需要再次调高利率。这时,格林斯潘更惊人的举措出台了。在共和党全国大会召
开前的几个星期,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了50个基本点(整整提高了50%),这一来
几乎窒息了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

  这是什么意思?首先,这位美联储主席尽管经验仍然欠缺,但却从不受任何人
控制,也不领任何人情。其次他的视野远远超过了政治家的视野,因为政治家最远
只能看到下一次选举。格林斯潘经常不厌其烦地讲:我们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程度的
可持续性增长。

  随着格林斯潘的努力,美国的经济状况日益好转。1999年初,美国经济以5%的
年增长率发展,而失业率跌到了28年的最低点。这样一来,他每说一句话人们就越
加关注。连稳重成熟的人们也开始从这位麻脸主席的讲话、证词和态度中寻求潜台
词:他会干什么?他不会干什么?

  理智地说,我们的确应完整地分析一下格林斯潘对世界的看法,因为他对这个
世界的影响太大了。我们还应该更全面理解世人对他的看法及对他这种观念的反应。
我们到了该理解格林斯潘效应的时候了。
56186.pdf
大小:(3.74 MB)

只需: 5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4 22:40:00
呵呵,不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4 23:41:00
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