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9-18 16:44:3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6:35
这就说明折旧不是收入,国民收入就是收入,没有什么不是国民收入的企业收入。
那只是一个平衡关系。GDP是国内总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16:45:5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8 16:44
那只是一个平衡关系。GDP是国内总收入。
折旧是股东的资产,所以折旧不是股东的收入,就不会是任何主体的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16:47: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8 16:44
那只是一个平衡关系。GDP是国内总收入。
是谁告诉你是GDP是增加值的?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16:50: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8 16:44
那只是一个平衡关系。GDP是国内总收入。
GDP是增加值,是国内总收入,是你的宗教信仰?可以不需要任何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20:53:47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6:45
折旧是股东的资产,所以折旧不是股东的收入,就不会是任何主体的收入。
折旧是企业的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20:54:32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6:47
是谁告诉你是GDP是增加值的?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您怎么连GDP是增加值都不知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8 20:56:03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6:50
GDP是增加值,是国内总收入,是你的宗教信仰?可以不需要任何证明?
建议您去学习一下吧,您不能总是说外行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17:48: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8 20:54
您怎么连GDP是增加值都不知道呢?
是谁告诉你是GDP是增加值的?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18:27:2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9 17:48
是谁告诉你是GDP是增加值的?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不是谁告诉我的,是我从书上学的。2001年参加经济师考试时学的。
现在书还在呢,需要给您拍个照片吗?其实,您百度一下也可以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19:38: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9 18:27
不是谁告诉我的,是我从书上学的。2001年参加经济师考试时学的。
现在书还在呢,需要给您拍个照片吗?其 ...
你的考试用书,是二道贩子写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19:52: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9 18:27
不是谁告诉我的,是我从书上学的。2001年参加经济师考试时学的。
现在书还在呢,需要给您拍个照片吗?其 ...
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19:54: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9 18:27
不是谁告诉我的,是我从书上学的。2001年参加经济师考试时学的。
现在书还在呢,需要给您拍个照片吗?其 ...
你说什么GDP是增加值,是国内总收入,只是起了一个复读机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20:46:5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9 19:52
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我国于1993年采用这个核算,您说这个核算如何?联合国也采用这个核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20:49:0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9 19:54
你说什么GDP是增加值,是国内总收入,只是起了一个复读机的作用。
我只是告诉您正确的知识而已。因为您不学习却又乱说。这是我的主帖,发现错误,我一定要更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9 20:51:2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9 19:38
你的考试用书,是二道贩子写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未有什么骄傲,只是说实话。真的建议您去看看书。您一个外行,说的东西是错误的,我必须更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09:08:4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8 16:47
是谁告诉你是GDP是增加值的?又是谁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理?
增加值是一个常住单位创造的新增价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这不需要谁来证明,因为这是世界各国统一规定了的。

各个常住单位向ZF统计部门填报统计报表时,报表上的栏目就是“增加值”,统计部门将各单位报表汇总后的数字,就叫“GDP”(国内生产总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09:36:50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20 09:08
增加值是一个常住单位创造的新增价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这不需要 ...
这不需要谁来证明,因为这是世界各国统一规定了的。
——————————————————————
你们的思维也就到此为止了:这是世界各国的统一规定。

你们就没有考虑,现在的世界各国的统一规定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规定在被采用时,是否得到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0:13:42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20 09:08
增加值是一个常住单位创造的新增价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这不需要 ...
库兹涅茨,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已退休。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1901年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1922年移居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1923年获学士,1924年获硕士,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在全国经济研究所开始研究经济周期。1930-1954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1942-1944年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战时生产部计划统计局副局长。1946年担任中国国家资源委员会经济顾问,1950-1951年担任印度国民收入委员会顾问。1954-1960年任霍布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1960-1971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1年,由于他在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库兹涅茨在西方学术界十分活跃,他担任许多国家的学术职务。1949年任美国统计学会会长,195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库兹涅茨的主要贡献在三个方面: (1) 他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期消长的看法,并对此作了解释,这就是"库兹涅茨周期"。(2)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建立起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3) 经济增长理论。他为经济增长研究领域提供了权威性的统计资料,对经济增长过程作了以经验为依据的解释,并对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主要论著有: 《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工业和商业的季节性变化》;《1869年以来的国民收入》; 《现代经济增长》; 《各国的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及有关经济变量的长期波动》 等。
————————————————————————————————————
GDP概念来说来源于库兹涅茨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1:22:58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20 09:08
增加值是一个常住单位创造的新增价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这不需要 ...
在国富论中,斯密得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结论:"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价格归根结底都分解为那三个部分或其中之一。在进步社会,这三者都或多或少地成为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随后,斯密便举例说明了这个结论:“以谷物价格为例,其中一部分付给地主的地租,另一部分付给生产上雇佣的劳动者的工资及耕畜的维持费,第三部分付给农业家的利润。”

  

马克思通过商品价值公式W=c+v+m,对商品价值进行了分解。其中W是商品的价值,c是生产资料价值即不变资本价值,m是劳动力价值即可变资本价值,m是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剩余价值有两个部分组成,利润和地租。由于价值是价格的特殊状态,对商品价值的分解也适用于对商品价格的分解。因此,马克思对商品价格分解的结果是,它由四个部分组成:生产资料价格、工资、利润和地租。

斯密和马克思都对商品价格进行了分解,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斯密把商品价格分解为三个部分,马克思把商品价格分解为四个部分。马克思的商品价格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三个部分,与斯密的三个部分相同:都是工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从商品价格中分解出了生产资料价格,但是斯密却没有分解出这一组成部分。


斯密和马克思都对商品价格进行了分解,为什么他们却不同的结论呢?

在斯密所举的谷物价格的例子中,他对谷物价格的分解不仅局限于谷物生产领域,而且还涉及到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谷物的生产需要多种生产资料,按照斯密的说法,它们是农业家的资本即耕畜和他种农具。斯密以耕畜为例,分解了谷物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价格。如果不分解谷物的生产资料价格,那么谷物价格的分解结果则是四个组成部分,工资、利润、地租、生产资料价格。斯密说:“也许有人认为农业家资本的补充,即耕畜和他种农具的补充,应作为第四个组成部分,但农业上一切用具的价格,本身就由上述三个部分组成。”当斯密以耕畜为例分解生产资料价格时,他就突破了谷物生产领域,也就是说进入了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在这里,斯密没有对谷物价格分解所涉及的生产领域作出清楚说明,也许他是在不知不觉中从谷物生产领域进入了它的上游产业链。在这里,斯密没有说清楚谷物价格的分解所涉及的领域:是把谷物价格的分解仅仅局限在谷物生产领域,还是包括它的上游产业链。斯密在这里并没有在谷物生产领域完成对谷物价格的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刚刚在谷物生产领域完成价格的分解,就破坏了分解的结果。在谷物生产领域对谷物价格的分解时,是不需要分解谷物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分解的,斯密通过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分解破坏了谷物生产领域价格分解结果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生产资料的价格。由于没有对谷物价格分解涉及的领域设定界限,因此他也无法对谷物生产领域内谷物价格的分解结果做出充分的说明。


如果把对谷物价格的分解限定在谷物生产领域,而不涉及它的上游产业链,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谷物价格由四个部分组成:工资、利润、地租、生产资料的价格。其中生产资料就是斯密所说的农业家的资本,它的价格就是斯密所说的包括耕畜在内的农具价格。这里的工资和利润指的只是从事谷物生产的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获得的收入。这里的地租指的也只是把土地出租给从事谷物生产的资本价格的地主所获得的收入。这里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只是指在谷物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格,而不是投入到谷物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价格。投入到谷物生产中的生产资料,有些是一年就能完全被消耗掉的,例如种子,有些是需要若干年才能消耗掉的,例如耕畜。耕畜这种需要若干年才能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格,并不会全部成为一年生产的谷物价格的组成部分,而是只有一部分耕畜价格会成为这种价格的组成部分。


上述分解结果与马克思对商品价格进行的分解结果完全吻合,这就说明马克思通过商品价值公式W=c+v+m对商品价格进行的分解,只是在特定商品生产领域对商品价格的分解,而不涉及特定商品生产的上游产业链。


在完成了在谷物生产领域对谷物价格的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在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内对谷物价格的分解。这种分解实际上需要从对谷物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的分解开始,也就是从斯密所说的耕马和他种农具价格的分解开始。如果在耕马饲养的领域内对耕畜价格进行分解,那么耕马价格可以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工资、利润、地租、生产资料价格。这里的工资和利润是指从事耕马饲养的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所获得的收入,这里的生产资料指的是饲养耕马所需的生产资料。饲养耕马需要多种生产资料,例如:饲料、种马、棚舍等。如果在饲料生产领域对饲料价格进行分解,那么它也可以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工资、利润、地租、生产资料价格。因此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涉及多个不同的生产领域,它的直接上游产业也有自己的上游产业:例如耕马饲养是谷物生产的直接上游产业,而饲料生产和种马培育又是耕马饲养的上游产业。不论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如何繁杂,最后对谷物价格分解的结果不外乎是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只是这三种收入来自于不同的生产领域。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上的工资、利润和地租不是谷物生产领域内价格分解的结果,即不是谷物生产领域内的三种收入,而是谷物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分解的结果。因此谷物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是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的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和。


斯密对商品价格分解的结果是,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工资、利润、地租,马克思对商品价格分解的结果是,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工资、利润、地租、生产资料价格。这两种对商品价格的分解结果,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但是这个矛盾是可以消解的。斯密说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和马克思说的三种收入来自的生产领域存在着差别。斯密所说的工资、利润和地租不仅包括特定商品生产领域,而且还包括它的所有上游产业链。马克思所说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只包括特定商品生产领域,而不包括它的上游产业链。斯密对商品价格的分解不仅包括特定商品生产领域,而且还包它的上游产业链,马克思对商品价格的分解则只包括特定商品生产领域。正是由于对商品价格分解所涉及的领域存在着差别,斯密和马克思对商品价格的分解,才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斯密对商品价格的分解结果固然没有问题,但是他对这个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果的过程却存在缺陷。


1斯密把商品价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但是对这三种收入所来自的生产领域没有作出清楚的阐述。在对谷物价格的初步分解中,斯密说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只是谷物生产领域的三种收入。由于没有对这三种收入所来自的领域作出清楚的说明,使得他能够把从谷物生产的生产资料价格分解出来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即来自谷物生产上游产业链中的三种收入,合并到谷物生产领域中的三种收入中。在把这两种工资、利润和地租合并在一起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合并的意义,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合并。


2斯密在对谷物价格的分解中,只看到了谷物生产的直接上游产业,忘记了这个上游产业也有自己的上游产业。斯密说:“但农业上的一切用具的价格,本身就由上述那三个部分构成,就耕马来说,就是饲马土地的地租,牧马劳动的工资,再加上农业家垫付地租和工资的资本的利润。”在这里斯密忘记了饲养耕马是需要生产资料的,例如:饲料、种马、棚舍等。这些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是耕马价格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耕马的价格并不是由三个部分构成,而是由四个部分构成:三种收入和生产资料价格。斯密显然知道谷物生产是需要生产资料的,他也指出了一些生产资料耕畜和他种农具。但是在分解耕马价格时,他忘记了耕马的生产也是需要生产资料的。


3斯密把生产资料直接当作资本。对于斯密来说,资本具有两种含义:1)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而预付货币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过程可以用马克思的资本运动总公式G—W—G’来描述。2)生产资料。第一种含义是本来意义上的资本,被称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并不是资本。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上述两种不同的意义来运用资本这个概念。当斯密说:“所以,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就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来报酬他垫付原材料和工资的全部资本。”,他说的资本是第一种含义的资本。当斯密说:“也许有人认为农业家资本的补充,即耕畜和他种农具的消耗的补充,应作为第四个组成部分。”,他说的资本是指生产资料。


斯密之所以得出商品价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而不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立在资本这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含义的基础上。商品生产一方面需要预付货币,另一方面也需要生产资料,它们都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两个条件都在商品生产的结果中即商品价格中体现出来。预付货币在商品价格中的体现是利润,而生产资料在商品价格中的体现是消耗掉了的生产资料价格。在考察商品生产的条件时,斯密能够把预付货币和生产资料区分开来。但是由于斯密把生产资料叫做资本,因此在对商品价格进行分解时,斯密就把生产资料在商品价格中的体现即它的价格忘掉了。因为生产资料是资本,所以它在商品价格中的体现是利润。斯密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两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资本这一概念的,结果生产资料在商品价格中的体现就被漏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08:0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20 11:22
在国富论中,斯密得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结论:"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价格归根结底都分解为那三个部分或其中之 ...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这个概念的。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总产出=总产值(总价值)
=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21: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投入到谷物生产中的生产资料,有些是一年就能完全被消耗掉的,例如种子,有些是需要若干年才能消耗掉的,例如耕畜。耕畜这种需要若干年才能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格,并不会全部成为一年生产的谷物价格的组成部分,而是只有一部分耕畜价格会成为这种价格的组成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24:0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因此谷物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是谷物生产的上游产业链的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和。

机器、厂房的折旧是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是产品生产的上游产业链的所有生产部门的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29: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库兹涅茨根本就没有产业链的概念,而在斯密的理论中,则有产业链的概念,虽然他没有使用这个名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38: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织布机的价格是机器生产部门的产值,在织布部门的产品中,就是在布料的价格中,必然有织布机的折旧。

织布机的折旧是机器生产部门的产值,你却要把它算进织布部门的收入。这是非常荒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12:40: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这个概念的。
————------------------------------------------------------------
你没有资格代表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22:06:5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20 12:38
织布机的价格是机器生产部门的产值,在织布部门的产品中,就是在布料的价格中,必然有织布机的折旧。

...
织布机的折旧是织布机完成使用后才计提的,包括用织布机生产的产品中。连时间都能搞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0 22:08:4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20 12:29
库兹涅茨根本就没有产业链的概念,而在斯密的理论中,则有产业链的概念,虽然他没有使用这个名词。
不管他有什么,他提出增加值计算办法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1 10:42: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20 12:08
原来,您停留在斯密,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发展啊。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会修改他们的理论的。他们会用增加值 ...
斯密和马克思研究的都是政治经济学,没有研究统计学。他们的理论与统计学中的GDP统计理论毫无关系。

库兹涅茨提出的是统计学中的GDP概念和理论;

当GDP理论被世界各国采用为核算和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体系的以后,联合国有关部门的职责是为这个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规定统一名称、统一计算口径、统一计算方法,以便各国统计出来的GDP指标可以方便地相互比较。

所以:
库兹涅茨提出理论;
联合国有关部门提出在将库兹涅的理论转化为应用时,规定世界各国采用何种统一口径和名称;
中国的国家统计署则规定:在将联合国的有关英文名称翻译成中文时,采取何种统一的译名。

这就象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在给他的员工规定每天的统一上下班时间时,不需要搞什么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1 12:45:30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21 10:42
斯密和马克思研究的都是政治经济学,没有研究统计学。他们的理论与统计学中的GDP统计理论毫无关系。

库 ...
但是任何规定都不能违背事实和规律。

折旧不是收入,你不能把折旧说成增加值。

折旧是,在所讨论的生产过程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价值,是企业外购的产品例如机器、厂房的价值。

不是在所讨论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价值,不是这一过程中增加的价值。
用斯密的例子。

谷物的价值中,有耕畜的折旧。

但是耕畜的折旧不是谷物生产过程生产出来价值。

因为耕畜价值,以及耕畜的折旧,是耕畜饲养部门的产值。

把耕畜的折旧算进谷物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就是把耕畜饲养部门的产值算进谷物生产部门的增加值。

这种算法是不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1 13:04:00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21 10:42
斯密和马克思研究的都是政治经济学,没有研究统计学。他们的理论与统计学中的GDP统计理论毫无关系。

库 ...
这就象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在给他的员工规定每天的统一上下班时间时,不需要搞什么证明。
————————————————————————————————
老板规定员工的上下班时间,也要遵循人的生理规律,也要考虑通勤的条件。

一个只要做办公工作的公司,上下班的时间,一般是这样规定:朝九晚五。

而不会规定:晚上11点上班,早上6点下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