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
国际统计标准规定居民购房算作投资
联合国制定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1993年SNA)是各国遵循的统计国际标准。在1993年SNA中,固定资产投资称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明确规定,居民购房支出属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这样规定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住房属于固定资产。1993年SNA明确指出,一切住房以及与此有关的建筑物都是固定资产。因为住房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完全符合固定资产的一般标准,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房屋建筑物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将购房支出作为消费,就意味着住房是消费品,违背了统一的固定资产标准。
从住房的用途看,它是为居民提供居住服务的,在这一点上住房似乎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但是,要注意的是,提供住房服务与购买住房有着根本区别。所购住房是供长期使用而不是只供当期消费,而由住房提供的居住服务(体现为租金)才是消费,它是按一定时间计算的,我们所说的住房消费,通常是指住房在一定时期所提供的居住服务。如果把居民购房支出作为消费支出处理,等于将居民几十年积累起来的钱在一年中消费完了,以后就不存在相应的住房服务消费了。至于住房过去主要由**或单位出资,房改后主要由居民购买,这只是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而不会改变购房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性质。
第二,居民购房是对房地产业的投资。1993年SNA指出,住房是由其所有者用来生产居住服务的,房产主作为这一产业的生产者要对住房进行维护、经营,以提供居住服务。当住房出租时,租金就是住房服务的产出,同时是承租人的消费支出;当住房由所有者自己居住时,房产主同时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就像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一样,每年计算的住房虚拟租金,既作为房屋所有者的住房服务产出,又作为居住者的消费支出。这就是说,住房无论出租还是自住,都要核算它的产出和相应的最终使用。因此,作为提供居住服务的住房本身,既然是固定资产而非消费品,那么,居民购房就是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
物价
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支出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其目的在于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党政领导掌握居民消费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不变价格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消费价格统计方法制度,目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按对比基期不同,可分为:以2000年价格为基期的指数(定基比)、以上月价格为基期的指数(月环比)、以上年同月价格为基期的指数(同期比)、本年一月至报告期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基期的指数(累计比)和以上年12月价格为基期的指数共五种。国家统计局目前公布的物价指数主要是以上年同月价格为基期的指数(同期比)和本年一月至报告期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基期的指数(累计比)两种。 注:为查询方便起见,本系统将本年一月至报告期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基期的指数(累计比)处理成月度累计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见房价不属于物价。
统计局:房屋属投资品房价不会直接纳入CPI核算_齐鲁网
统计局:房屋属投资品房价不会直接纳入CPI核算--国内财经_财经频道_华讯财经
统计局:房屋属投资品房价不会直接纳入CPI核算- 国内财经- 中金在线
卢荻秋:官员称房屋属于投资品令老百姓寒心_财经_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