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20574 193
2010-11-19
本人今年博三了,也算是发了点文章,不能说对学术有多大贡献,但学习方面还是有些体会的,不敢说是经验,但可以说是教训吧,现把个人的学习生活贴出来,可能有些启发作用。
第一部分:大学学习
我今年三十一岁了,当年(1996)考取武汉市某教育部直属院校,读的是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2000年毕业,遗憾,或者说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再加上刚从高中过来,另外也有点厌学情绪,整个四年基本上白混了,虽然辅导员老师说了我几次,但真的是不思悔改,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现在想起来真是太遗憾了,也想向老师说声对不起,可惜了四年大学光阴。
总结:四年本科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虽然只是一知半解,但必定算入了门,也学习了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但由于课时较少,很多内容都没有学,我也没自学。
第二部分:私立学校工作
2000年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独立学院(当时还不是这个名称),私人老板办学,老板给我们在天上划了N个饼,但没有一个饼能吃到嘴里,工作虽然非常兢业,也得到了N个奖状,但口袋实在太瘪,没有办法,突然在2003年9份突然决定考研,当时担任大一二个新生班的辅导员,天天带他们军训,没时间,就想找人事处辞职,但因和领导很熟,处长告诉我,考研就想办法找时间自己复习,工作先不辞,如果当年考不上怎么办?想来想去,没辞。找了二位得力班长,让他们全权负责班级事务,把院里的学工任务交给了团委书记,然后和院办主任打了招呼,让她多关照点,我就过起了每天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十点到办公室,下午一点到图书馆,三点去办公室,晚上再去图书馆的生活(私立学校考核很严,处处要小心)。
总结:1.这三年的工作生活,让我成熟了很多,发现人事之间,特别是国人之间的虚伪、不真诚;
           2.路在自己的脚下,一定要努力把路走好了;
           3.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进入了学习状态,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都在学习。这一学就是七年,虽然感觉很累,但是收获很大。
第三部分:硕士期间学习
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下来了,我英语51,其它各门课程肯定没问题,给大学辅导员(李老师)打电话,李老师就说,那主要看英语了,国家线下来的那天晚上,我一点也不担心,也没有焦虑,因为当时心里想好了,十有八九是没戏了,谁知道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居然上线了,硕士学习生涯开始了。
三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基本上没浪费,但很遗憾的是,因为学院氛围问题,俺们学习基本靠自觉,于是:
1.我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就把微积分、线性代数又拿出来看了几遍,当时只是感觉,年龄大了,不能像同学似的,浪费时间,要好好学习,接着又看制度经济学、把微观、宏观经济学又看了很多遍,很多个版本,把我们房地产专业的较牛的书籍看了一些,记得研一暑期,除了去湖北省石头嘴镇搞社会实践一周外,还看了七本书。
2.研二时,学习计量经济学,因为我没有学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根本听不懂,一学期的课程白混了,不过班里也没几个人听得懂,但是有二位同学的计量很厉害,一位现在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读博士,另外一位还在原大学读博士。
3.研三决定考博,报考本校的教育经济专业,记得考西文经济学,太得心应手了,就又把西文经济学看了一遍,只花了二三天时间,而且把考试题目三道估出来了二道,看样子收看了还是不一样,但竞争太激烈,没考取,于是又回到独立学院继续工作(人事、学院办公室主任都很熟,找个位子呆着,好考博)。
第四部分:工作期间(2007.9到2008)
七月份到人事报到,培训了几天,然后放暑假,当时孩子刚几个月,天天睡觉,他妈妈带着。我就每天利用间隙开始学计量,学计量之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概论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视频,认真学了几遍,看了电大版,还有好像是浙大版的,可能还有一个是西北那边一个大学版的,然后有了基础之后,把古扎拉蒂的计量经学基础一点一点推理,一点一点啃,边学边用纸条把推理过程写出来,贴在书上,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将其看完了,因为当时还要准备考另外一所大学的博士,就找了个借口,说孩子需要照顾,每周只让学院安排了四节课,待遇少得可怜,但也算是解决生存问题了,而且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之后,又将该书看了二遍,才开始看易老师和张老师的计量经济学EVIEWS应用教程,边学边实践,再之后就学VAR模型和静态面板模型。。。
第五部分:博士学习(2008.9至今)
其实,我的第一年博士生活是开始于博士二年级,博一时,还在那个独立学院上班,而且课明显多了很多,考核更严甚至有点**,但无论如何,除了带儿子和上课外,我都将时间用于学习计量,因为我深知将来的作为如何,就取决于计量了。后来也证明的确如此,如果不是当初的计量和经济学的学习,我也不可能很快就能发博士指定期刊。
总结:
1.路一定要走对;学好经济学,如果想做研究,一定要认真学好宏观微观(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学说史;学好最起码的三门数学课程,有精力还可以学习线性规划和运筹学,或者更高深的,甚至是数学专业的高级课程,不会不错的。
2.一定要掌握好计量,有人说计量不就是傻瓜软件,把数据往里一输就出结果,还用学,那我实在无语。。。
3.多看高质量期刊的文献,一定是高等级的,要注意和CSSCI区分开,CSSCI范围太广,里面水的文章很多,连顶级期刊都有水货文章,何况这。
4.最好是本硕博一口气读下来,中间不要间隔,年龄大了。
5.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情之外,就是时间,而绝不是金钱。
如果上述教训能够对大家起到一点作用的话,也算是没白写。

补充内容 (2013-4-10 20:18):
补充一点,本人2011年博士毕业,靠自己找到了一所985高校当老师,现在继续努力中,重新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9 09:47:17
敬仰中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09:53:15
it feels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09:57:00
学习中 领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10:03:39
楼主说得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10:06:55
感谢楼主的倾心奉献,甘做人梯,佩服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