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搞错,2007年的东西,还是google就能找到的东西,买10个论坛币???
----------------------------------------
麦肯锡全球调查:高管眼中的全球资本市场高管们公认,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积极潮流。他们也指出资本市场的某些领域尚待改进。2007年1月
在过去十年中,全球金融体系得到了发展,在诸多方面日臻成熟。世界各地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都得到了提高,跨境货币流通量迅速增长,流向新兴市场得资金达到了历史新高。简而言之,全球资本市场正日益一体化。据
《麦肯锡季刊》 对企业高层管理的最新调查,全球各地的企业高管正充分利用这些变化
1,他们开展金融项目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大多数地区,高层管理人员表示,银行近年来都扩大了企业服务和消费信贷业务的范围。多数高管还称,在过去三年中,他们的企业加大了在国外金融市场的投资力度。他们相信,这种参与度将继续扩大。
压倒多数的企业领导人总体上对金融市场全球化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其中好处之一是拓宽了资本渠道,使最具效率的企业得以腾飞。但饶有趣味的是,各地区企业领导人的观点各不相同。美国的企业高管对其国内金融体系现状最为满意;但他们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的看法则比其他国家的同行们更加悲观。西欧的受访者
2报告说,其信贷渠道不如美国同行,对金融体系现状的满意度也低于美国同行,但他们对全球化之于业务增长的影响同样乐观。新兴市场中的企业高管最不可能认同他们那里的金融体系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说法;但他们对金融全球化的前景却最为乐观。虽然世界各地的大多数企业领袖认为,今后几年中世界某地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但他们深信自己的国家能抵挡这样的危机。
注释:
1 《麦肯锡季刊》在2006年11月进行了网上调查,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总共1,338份答卷。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担任所在企业中首席级职位(CEO、CFO和COO等)、董事或其他主要决策者;288名受访者在企业的财务部工作。
2 在本次调查中,西欧由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组成。
融资渠道通畅,中国和拉美除外全球70%的企业高管表示,他们的企业拥有 “通畅”或“非常通畅”的外部融资渠道,比如,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超过一半的企业高管预计,他们所在的企业在今后三年内将增加对外部融资的使用;仅有6%的高管预计,外部融资使用量会减少(图 1)。
然而,金融市场的使用途径并非整齐划一。毋庸置疑,大型企业(年收入在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的高管报告说,其外部融资渠道的畅通程度好于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可以较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也能在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更加方便地融到资金。几乎所有超大型企业(年收入在300亿美元或以上的企业)的高管报告说,其外部融资渠道非常畅通,且能以很低的价格融到资金。
许多新兴市场的企业更可能面临信贷限制。在中国和拉丁美洲,仅有40%的受访者称,他们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非常畅通”或 “畅通”
3;在拉丁美洲,几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资金不足在今后三年可能限制他们所在企业的业务增长。这些地区金融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明确证据,来自利用更多外部融资的计划:82%在中国的企业高管表示,他们计划在今后三年扩大外部融资的使用量。这一比例在拉丁美洲和印度分别为58%和77%
4。

??????,??? 7.0 ????????
Adobe Flash Player plugin?
返回顶端
注释:
3 有关中国金融系统的更多详情,请参见Diana Farrell、Susan Lund和Fabrice Morin所著“
How financial-system reform could benefit China,《麦肯锡季刊》,2006年特辑:为全新的中国消费者服务,第92~105页;以及Diana Farrell 和 Susan Lund所著“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China's banking system”,《麦肯锡季刊》,网站专稿,2006年7月。
4 有关印度金融系统的更多详情,请参见Diana Farrell、Susan Lund和Leo Puri所著“
India's financial system: More market, less government”,《麦肯锡季刊》,网站专稿,2006年8月。
传统融资渠道依然强劲,表现令人吃惊尽管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增长迅速——且不论衍生产品及其他更加异类的证券的增长
5——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仍然是保留收益。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企业一半以上的新增投资都来自保留盈余,而非任何外部来源。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外部资金仅占新增投资支出的不到10%。这一调查发现不仅反映了今年许多地区企业的创记录利润,还反映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内部资金传统上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 7.0 ????????
Adobe Flash Player plugin?
返回顶端
当企业寻求自身资金以外的融资时,银行和一系列非正式融资渠道仍然是最常见的来源。银行是各种规模企业和所有地区企业最常见的融资渠道(图 2)。70%以上的企业高管报告称,利用银行作为资金来源。三分之一的高管称,银行所提供的企业服务较三年前更多。这一发展最可能反映出过去十年重要银行全球投资的增长势头以及许多国家银行的私有化势头。两者都加剧了本地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刺激了业务创新。
非正式融资渠道的普及令人吃惊。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指出,他们所在的企业利用供应商信贷作为主要融资来源。在金融市场渠道限制较多的中国和拉丁美洲,企业对供应商信贷的依赖度更高(分别为43%和35%)。总体而言,26%的受访者报告说,他们向家人和亲友、资金融通机构、其他企业借贷,或综合上述来源以募集资金。在中国,企业高管从其他企业贷款,以及从非正式的资金融通机构借贷的可能性分别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和三倍。
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资本市场的增长似乎主要是令大型企业得益。对于年收入在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来说,债券发行是继银行后最常见的外部融资渠道。超大型企业(年收入在300亿美元或以上)将债券作为最常见融资渠道的程度与银行相当。公开发行股票是大型企业的第三种主要资金来源。相反,对于小型企业,非公开发行股票是第二大最常见的外部融资渠道;公开发行股票仅名列第五,与向家人和亲友借贷并驾齐驱。
饶有趣味的是,虽然欧洲的债券和股票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但与亚洲
6或美国同行相比,西欧的企业高管更不可能说,他们所在的企业利用公募作为融资来源(在西欧,这一比例是15%,相比在美国和亚洲分别为22%和20%)。尽管他们将近期业务增长归功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多,但西欧和亚洲的企业高管表示,他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股市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可能性高于美国同行。此外,西欧的企业较美国企业更可能依赖其他企业贷款作为资金来源。这一发现可能反映出欧洲传统的企业交叉持股现象。
注释:
5 有关全球资本市场的更多详情,请参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勾勒全球资本市场”,第三份年度报告。另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05年2月份报告“118万亿美元及统计:盘点全球资本市场”。两篇文章都可
在线免费阅读。
6 在本次调查中,亚洲由亚美尼亚、柬埔寨、塞浦路斯、中国香港、印尼、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塔吉克斯坦、泰国和越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