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的小书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原稿),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一日(一稿)
林行止的四本小书终于到了,由于中秋节三天假期的耽搁,书迟迟才到,久仰行止大名,五常书里时常提起这位「香江第一笔」或者「山木兄」,对行止的印象由五常的书而渐渐清晰起来。
四本书刚五十几元,一口气买下,拿到手后才知道,书是如此小,纸张也就三十二开,字数十万字左右,晚上看了一会儿《说来话儿长》,颇有意思,行止是位能写作有意思文字的作家,五常的书归为「经济学读物」,行止的书直接就归为「人文随笔」了。相较于五常的经济解释,行止的书涉及面更广,读者群更为广泛。拜读了五常和小凯的著作之后,我开始读行止的书,笔者写作的文风是否也要由此而变呢?会由经济学小品文的写作过渡到人文随笔的写作,待时间来检验吧。
行止的四本小书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出版社」两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写作风格与五常相似,都是拆分为几篇,不似长篇小说般。王跃文的长篇《国画》我大略翻过,没有任何的标题,整个一块下来,五十几万字,我是上班一族,马上失去了看完这本书的勇气。拿到行止的小书后,大略一翻,再看篇幅,大喜,正是上班一族所喜欢的这种小块文章。多篇万几文字的小文归类结集出版,读的过程有的放矢了。这种分割出版的方式,类似于零售,小书不过九万多字,却可卖到二十元,初看似乎不贵,可分拆到每一页每一字,就知道并不便宜。前面说过的分拆理论,行止用的可谓精妙,这四本小书结在一块,也就四十几万字,似于《国画》,可《国画》的价格就到不了五十几元了,要打折扣的。
不过,按下行止的精明不表,这种分拆阅读的方式很为工作繁忙的上班一族所喜,一本小书很快读完,很有成就感。不似《国画》这种大书,费时费力,读完后,没有标题可看,混沌不堪。儿时老师布置的归纳段落大意,给段落加标题,分段、总结课文中心思想的作业,现在看来颇有用场,这种做法虽然把课文人为的割裂,可有利于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重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