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95 3
2010-11-21
胡舒立在财新网上发表了《治理通胀为要务》一文,其中有段话如下:
        因为种种误解,中国过去在许多舆论层面对人民币升值有巨大误读,视之为“敌人拥护我们要反对”之决策。但是,长期不升值后果严重,最重要的是影响了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更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此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重启,对中国有如此直接猛烈的冲击,事实上正与人民币缺乏弹性汇率机制直接相关。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已经于今年6月重启汇率改革,在此框架上稳步升值,较快推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形成,当是明智之举。
        应该怎么理解她这段话,尤其是在人民币总量近年来如此扩张的情况下怎么理解“长期不升值后果严重,最重要的是影响了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更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1 16:09:46
长期不升值,直接或间接盯住美元,自然我们的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
美元一路贬值 我们花费更多用于进口 同时庞大的外汇占款的存在 使得央行不得不对冲操作 于是就看到国内流动性压力增加。
P.S国内的确 有这种“敌人支持的我们要反对”这种心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1 22:04:26
她的意味是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减缓国内的通胀压力,只不过不敢讲得太明白而已。

不过,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外汇占款的增加未必要造成升值,中国长期存在M2/GDP很高而通胀率却不高就是证明。在国内通胀压力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升值已经不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也不会因为美国的压力而影响国内打压通胀的决心。当前解决通胀,主要不是靠升值,而是要解决流动性泛滥问题。

当然,这仅是就通胀作的分析,胡认为中国长远要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这是没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5:37:03
谢谢二位的耐心解答!我多少明白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