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亚软件分析企业外贸管理优化辅助原因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这几年里外贸企业产品价格、出口营销的差异化越来越小,而能成为胜者的完全取胜于管理,管理成为竞争中差距的重要性,而引入优化的外贸管理软件正是加速企业外贸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多数企业而言,正确选择外贸管理软件,它不想对自己发展的产品那样容易了解、鉴定。
为此,我们结合拜访中遇到的众多客户失败的惨痛教训,专门印制了这本“9要诀”,每个要诀可以说都是企业投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换来的,希望能对大家决策有所帮助,避免管理上的投资损失。不管您目前是否决定引进外贸管理软件,如果这些理念能对您的管理决策有所启发。
1。选择外贸管理软件,一定要有“挣钱”和“数钱”二个阶段的管理
10年前,外贸经营权没有放开,很多外贸企业处于“订单来不及”的状态,那时企业担心的不是订单,而是如何管理落实好大量订单。因此,早期的外贸管理软件也都是以订单后的生产采购安排、财务库存等内容的管理为主,这个过程好比是“数钱”阶段,直到现在许多外贸管理软件还仍然是以这个阶段管理为主。
但随着自营进出口权的放开,外贸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逐渐从“订单来不及”转变成了“订单吃不饱”的状态,客户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出国参展、登网站杂志广告的营销投入不断加大。由此,“挣钱”阶段的管理就变得日益重要起来:谁能对客户的查询作出迅速的反应,谁能有效地跟踪好客户,谁就最有机会获取客户订单。否则没订单的话,就根本谈不上管理订单了,这就象“没有钱就谈不上理财”一样。
所以,“开亚外贸软件”认为完整的外贸管理应该是“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和“外贸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挣钱”和“数钱”二个阶段的管理。否则,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软件不是用不上了就是要重新购买,浪费精力和财力。
2。选择外贸管理软件,考察其成熟性、稳定性是重点,特别是对于邮件功能
现在外贸管理中,邮件的管理已经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因此许多软件公司看到了这个市场机会,于是纷纷推出了兼带邮件功能的外贸管理软件。
比如,您的业务员收到一个新客人的询盘邮件,他也很认真地回复了,但客户就是没有反馈,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对方根本就没有收到邮件,因此危害特别巨大。因为出现这种情形往往很难发现,除非国外的客户确实非常喜欢您的产品,主动和您的业务员再联系,否则新客户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而您还不知道其中原因。
因此,在外贸领域,有时候一封邮件就意味着一个订单,如果连可*性和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那就失去了外贸管理的根本和基础,没有哪个老板会愿意拿自己的生意去冒这个风险。因此,我们强烈建议:看下是否有国内或行业内的知名大企业(上百人使用、客户遍及世界各地)在稳定使用该邮件工具2年以上的,通常他们的评估要求会更苛刻,决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当然,如果能电话或实地了解一下,就更有利于正确决策。
3。选择外贸管理软件,其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开发,功能绝对不能七拼八凑简单集成
市场上一些软件供应商由于自身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往往在客户很重视某个功能时,先答应客户能做到,然后一些重要的功能就直接从第三方购买嫁接。然而,由于各功能模块是七拼八凑的简单集成,后果就是无法做到数据传输的无缝衔接和技术更新受制于人,稳定性和易用性大大降低。很多企业信息化失败的直接原因也在于此。
以外贸软件的传真管理为例,这是一个技术难度非常高的功能,一些外贸软件的产品介绍中也说有传真管理,实际上是用其他公司的“语音传真卡”来替代,自己根本没有配套的硬件和传真驱动程序。殊不知,“语音传真卡”是以语音功能为主、传真功能为辅的设备,在传真通信方面本身就存在技术缺陷,收发正确率较低,根本不能用在外贸行业的传真通信。
所以,对外贸管理软件,我们不光要看它有什么功能,更要看它是怎么做到的。这就好比您需要一部“能拍照的手机”,但对方却给了你一部手机外加一架照相机,那就和您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市场上,我们还看到一些外贸软件,将传真机发过的文件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说有传真功能了,这就完全是在欺骗客户了。
4。外贸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已经由“以功能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市场上的外贸管理软件从9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管理结构几乎没有变过,都是互相抄袭、千人一面的“客户围绕功能转”的结构,这点从软件的界面一眼就能看出,常常是左边一排功能模块按钮。
这样的设计,很难对客户的情况有个全面的掌握,更是与外贸“服务和跟踪”的新理念不相适应。就是要选中客户就能马上知道:我们和客人都有过哪些邮件和传真的往来、给他寄过什么、他让我们开发过什么样品、报过什么价格、签过哪些合同、备货出运怎样了、定金应收款情况如何了等等。客户管理应该从一张名片到核销结束,信息一条线非常清晰。
5。选择外贸管理软件,一定要让业务团队参与评估
选软件的是管理者,但用的最多的往往是下面的业务*作人员,特别是对于生产型企业。为什么很多软件用一段时间后就实在无法推行下去,最后成为摆设?原因就在于软件的界面臃肿、流程混乱,*作繁复,甚至还要退回到手工,大家意见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因此,决策前能听取使用人员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软件供应商往往回避这个问题,甚至自己也承认业务员会抵触,根本原因就还在于它的设计和功能,禁不起实际用户的检验。他们最热忠的是说服决策人员购买,其他人的意见体会并不属于他们关心的范围。
6。选择外贸管理软件,长期的服务保障是关键
目前市场中,很多外贸软件企业单纯为了追求销售业绩,采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销售服务模式,比如:在各地到处发展代理商进行销售,不管你以前是卖电脑的还是卖游戏软件的,谁能带来生意就和谁合作;到一个地方找个酒店开几场演示介绍会,然后签单收钱就走的打猎式销售等等。后期的软件实施、日常维护,最多采取低成本的电话和QQ远程协助,这样做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与沟通,甚至造成了用户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
买软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际是买服务、买放心,更是买未来,它的价值只有在持续稳定的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没有服务保障的软件就象一枚定时炸弹,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会越来越担心,甚至弃而不用最终成为摆设。
7。满足个性化需求不等于就是要量身定做
不同的外贸企业,管理需求上肯定有差别,但是“为您定做/二次开发”或“专门请人开发”的思想往往造成了软件价格的严重虚高,明明是可以通用的需求却变成了定做提价的借口,更堪忧的是背后隐藏的风险,表现在:
1.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的调整,软件的升级是必须的,因此费用就要不断投入,如果遇到软件公司漫天要
价,成本就更难控制,骑虎难下;
2.企业一家考虑软件的功能和运用,角度单一,无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由于是项目化*作,因此软件开发团队本身的不稳定性给客户造成了严重的后患,一旦某个人员流动,或者
临时组建的团队解散,那软件的长期升级维护就很难得到保证。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软件产品化,实施个性化”已经成为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所谓软件产品化,就是要求软件能融合最广泛企业的运用需求。如果100家企业的定做需求都能在软件中得以实现,那么任何一家企业就可以无偿、顺利地得到99种新的运用了。所谓实施个性化,就是要求在具体实施时能结合企业特点,在产品化软件中规划出合适的功能运用和业务流程,这样才是真正的“量体裁衣”。
8。慎用BS(浏览器访问)结构的外贸管理软件
现代商业环境下,管理者业务人员经常要出差出国,分公司办事处分布各地,在此情况下,公司以外的系统使用就自然产生了。要解决这个需求,答案就在于软件要能实现“远程访问”。
但是市场上,有些外贸软件公司由于自身技术实力上的限制,根本不从客户的利益角度考虑,就简单地采用了看网页的浏览器来实现远程访问,这样做会带来二方面的问题:
1.安全性。任何一台电脑都装有浏览器,正是由于它的普及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现在浏览器成了黑客、病毒最易攻击的入口,许多网上银行等帐户资料被盗就是例子。
2.易用性。由于浏览器主要是用来看网页的,因此它不需要实现复杂的计算*作、功能运用和报表打印等需求,但外贸管理恰恰相反。所以,基于浏览器的外贸管理软件易用性就非常差了。综上所述,为什么大型企业的ERP、财务业务系统较少采用BS结构,就不难理解了。
9。要从“投资”的高度筛选外贸管理软件
外贸管理软件可分为“消费型”和“投资型”二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对客户的意义和价值是截然不同的。
市场上绝大多数外贸管理软件的功能,定位于对业务信息的记录、汇总、审批和统计,它没有看到信息背后隐藏的价值,软件存在的意义只是停留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流程等传统的领域。这类软件,称之为“消费型”外贸管理软件,钱花了也就花了,不管使用效果有多好,它无法带来增值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