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趋势是只贬不升
——中国资本的探讨(26)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的发展趋势是只贬值不升值。为什么呢?第一,因为,人民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之所以能和商品交换是因为它具有交换价值。第二,人民币的交换价值是由它的流通数量决定的,流通数量越多,它的交换价值就越少或者说就越贬值。第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的流通数量三十多年增加了1000多倍,因此,三十多年人民币始终处于贬值的状态。第四,从现在起,人民币的数量由于中国资本的需要,只有增加不可能减少。所以,人民币的发展趋势,只会是贬值不可能升值。
有人可能要说,人民币在和美元的汇率上是升值不是贬值,人民币不是也升值了吗?这种升值和人民币在国内的升值不是一回事。第一,人民币之所以和美元在汇率上表现为升值,是因为美元作为国内货币和国际货币,都是处于不断贬值的地位。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来说,自然就处于相对升值的状态。第二,在出口商品的定价问题上,尽管有外币汇率的影响,但是,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仍然是按照生产价格决定的,这种生产价格的基础是随着人民币的贬值的程度确定的,因为原材料多数还是在国内采购。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谁也不会低于成本价格出口产品。为了占领国外市场,低于成本价格的现象会发生,但这是个别的暂时的现象,一旦这种现象成了气候,国外倾销的制裁就会制止这种现象。第三,出口产品一般说来,都是国内产品过剩,价格不断下降,不得不到国外寻找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产品的价格规律,和国内的价格规律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见,在汇率上的升值并不能说明人民币在国内的升值,而是在国内的贬值的基础上的相对升值。
人民币的贬值就是人们说的钱不值钱了,钱不值钱的表现形式,就是,过去,一件衣服价格100元,贬值以后,同样一件衣服(材质相同)价格1000元。这种贬值,对于中国资本来说,是赚钱的一种手段,对资本家或者富人来说,是毫发无损,因为,他们的收入是随着人民币的发行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对于挣死工资的人或者穷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他们的收入,最多的也是三十年100倍,一般的也就是50倍,这就是名义工资,随着生活资料的价格的上涨,实际工资几乎和三十年以前一样。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给工人阶级带来的灾难。
由此可见,当我们研究人民币的作用的时候,首先要看到人民币的贬值的趋势。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民币的泛滥成灾,1948年在上海出现的一麻袋纸币买一袋大米的现象自然就会重演。
劳动者201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