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3366 7
2005-01-14
<P>在用证券市场方法进行公司价值评估时,必须基于市场有效性假设. 一些经典的价值评估书籍都认为市场有效性假设是肯定成立而且经过无数的数据检验,即使有一些市场失效的情况发生,投资者和评估师也不可能正确的处理,因此基于市场有效性假设的价值评估才是最准确的. </P>
<P>但是,我看了其它一些尤其是证券方面的文章,都认为市场有效性的条件是理性的投资人,并且认为真实市场上市场有效性假设往往不成立,例如"群氓理论". 我在仔细比较良种说法后发现后者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市场有效性假设. </P>
<P>请教各位大虾,市场有效性假设成立的真正条件是什么(包括弱市场有效性假设和强市场有效性假设)? 现有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文献到底支持哪一种说法? 我对于经济学是门外汉,问题幼稚还希望赐教,谢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4 20:10:00
市场有效本身只是一个传统数理金融学上的基础假定,就假定本身而言,对金融学的研究很有帮助,有助简化模型,使分析直达本质.可惜,这个假定,和经济学中大多的假定一样,总是有起局限性的.总有例子能反对这个假定.那么,就有什么条件下成立的问题.可惜,就市场有效性的假定成立的前提的研究,大多还徘徊在很狭窄的范围.毕竟,这个题目本身,太抽象.相反,现在很多人走出这个假定,现在出现很都新的假定,比如分形市场假定,协同市场假定等等.这些假定的核心,都是要检测市场是否能够达到模型设定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就金融学的本原,究竟金融市场本身是个什么市场,到底其终极本原是什么,还没有学术上完美的答案.可以参考最近出的关于金融市场复杂性的PAPER,可以给你一些更深刻的视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5 01:22:00

有效市场成立的基础:

1、市场无摩擦,无交易费用;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种状态完全理想化,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2、部分投资者非理性时,他们的交易是随机的,这种交易之间相互抵消,因此对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那么资产价格也是理性的。

3、即使有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同向偏离理性价格,市场上的套利者的行为也会消除非理性投资者对理性价格的影响,他们的套利行为使价格回到基本价值,仍然会保持市场有效。弗里德曼曾说过,非理性投资者终究是会被市场淘汰的,因为他们买高卖低,无法和套利者竞争。

信奉市场有效的投资管理者追随消极投资策略,跟踪指数进行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5 03:12:00

以上提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在实际市场上,交易成本一定会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套利是有限制的,

股票的期望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市场有效假设的大部分assumption都已经relax.

保持市场有效主要是套利的存在. 这也正好对应behavior finance的基础之一,套利是有限制的(limits to arbitrag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5 11:37:00

楼上的说得对,昨天没有展开说。行为金融的两个理论基础就是套利的有限性和投资者的心理。

有限套利的例证有很多,其中包括诺奖得主Merton 和Scholes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在俄罗斯卢布贬值时套利失败而导致决亏损的例证。有限套利的存在导致

投资者心理包括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锚定与调整,框定依赖,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帐户,后悔厌恶,羊群效应等等。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注入了噪音,但是他们从自身创造的风险中获利,产生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使得这种噪音不会从市场消失,而是长期存续。这也阻碍了理性投资者的套利活动,此时他们就会忽略对基础价值的分析,而是预测噪音交易者的行为,赚取“机智钱”(smart money)。索罗斯在70、80年代就不是根据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交易,而是去预测大众的投资心理,大额交易进一步带动价格的同向变动,从中盈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5 11:38: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5:58:00

多谢grlt, sylvia 斑竹,michaelzim的答复,还有一点疑问:

市场有效性假定是否象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定一样,尽管个别反例俯拾可见,但是在统计意义上却总是成立? 例如尽管中国的股市如此混乱,几乎不满足以上的任何一个条件,而且也不能套利! 可是有人对95年以来三年的沪深股市指数进行检验,发现仍然满足弱有效性.

我个人认为市场有效性的条件主要在于交易费用.由于获得真实完整的历史交易数据较容易,交易费用低,所以市场很容易满足弱有效性;次强有效和强有效市场要求所有已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包括内幕信息),交易费用较高,所以难以达到. 不知然否?

但如果确实如此,是否在满足弱有效性的股市中技术分析完全失效呢?那么在期货以及期权市场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是否都无效呢? 国外的数据显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始终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似乎支持这种看法. 但是看到很多投资大师和交易高手保持几十年稳定持续的高收益率,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另,grlt 兄能否给我推荐一些相关论文, 我看过几本反对有效市场的书,例如这里可以下载的<新金融学---有效市场的反例>,但我觉得这些书并没有把问题讲透,或者说没有触及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