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政~府预算赤字,就是政~府的收入减支出,因为收入是流量,支出是流量,所以,(收入-支出)也就是流量啦~~~~
第二个问题,有点复杂,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对不对),GDP平减指数的下降速度要快于cpi的下降速度。
首先说下,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如果一个产品只有企业或者**才购买,那么它的价格变化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不反映在CPI上。石油就是这样的商品,进口石油的购买者肯定是企业或**,很少有个人买石油吧。从这一点来看,石油进口价格的下跌,只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不反映在CPI上,但是,如果仅仅这样分析是有问题的。事实上,进口石油价格的下跌,也会使得CPI下降的,但是肯定没GDP平减指数降得快。为什么呢,因为石油主要是作为中间产品的,其价格变化会引起一系列其它石油产品价格的变化。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 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瞧瞧,这些东东的购买者大多还是企业吧。这样一环一环下去,要到最后,才会影响到咱消费者直接购买的一些产品。就是说,所有于石油有关的产品,全部都要算到GDP平减指数中,但只有一部分算入CPI,这样权重就不一样了。
第三,收益变化的百分比应该略小于CPI的变化百分比。因为由于若干原因,CPI倾向于高估通货膨胀。大概高估1个百分点左右吧。所以要维持购买力不变,收益变化的百分比应该略小于CPI的变化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