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8113 42
2006-06-27

世界杯1/8决赛意大利和澳大利亚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意大利获得点球,黄健翔的激情迸发惹起了很多观众的不满(当然赞赏者也有)。请问,黄健翔错了吗?如果错了,错在哪儿?

请从公共资源或其他角度分析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27 16:26:00

从解说员的专业素质而言,黄健翔的说法确实不合理。

虽然他本身是个报道意大利甲级联赛的解说员,可能偏向于意大利队。

但是他对于澳大利亚队似乎言语有点过激了。某些话对于中央电视台这样等级的解说员是不应该说的。解说员在解说国际比赛时应该尽量保持中立,不应该在表面就表现出偏向那支球队。更不应该有点不合适的言语。这样对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誉的影响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好像澳大利亚要加入亚足联,有点阴暗的心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8 16:38:00

如果论坛上有人因为楼主的发言而说出“让楼主****”,这是否算错?

如果日本的公开球赛解说者针对中国球队说出某些言论,大家会做何感想?

公众人物与公众言论,之所以是“公众”,就在于不仅仅代表自身。

黄犯的是大忌。给他一个黄牌也许还算轻的。

(戏说一语,切勿当真,权当玩笑。黄的名字倒过来念,也许有“想见黄(牌)”的味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8 16:58:00

从“公共资源”说,利用公共资源表达(公开表达)自己的喜怒褒贬,应该不是解说员的权利。

另外,激情与支持,偏向与偏见,也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8 18:05:00

作为当局的喉舌,央视的运营成本----解说员的工资,恐怕要从这里出----该有许多财政拨款,要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财,其中必然包括喜欢澳大利亚球队的纳税人,这些人花钱养你们主持人,希望获得全面的比赛信息,结果换回来的却是忘恩负义,反咬一口,换来一肚子不舒服,还不如养条狗。

另外,观众点灯熬油,浪费时间忍耐恶心的广告,是要享受比赛场面,而不是想看你黄健翔张牙舞爪、唾沫横飞地标榜自己喜欢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8 19:39:00

我看这本身是个“对不对”或者说“好不好”的问题,非实证性问题,一般认为,黄的这种解说是不“好的”,但黄的这类解说要是出现要是出现在民营谋体上,效果会怎么样?面对末来世界,谁人能末卜先知?面对末来,谁人又能准确推测(信息成本太高)?而让我们静待事态发展。 ANY WAY,黄的这次行为也算是一次“创新”,没有这种“创新”,谁人能知道这类行为的后果,又人谁人能在这"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上改进呢。

其实,黄的这类创新,以前已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在米卢带队时,他带个人偏好的评判米卢的布阵与用人,结果半途退出评论。后来,据说黄要求走人到香港某个电台,再后来是他没走,而且能评论档次较高的意甲和世界杯。

他的这类创新,给我们提供了在我们这种由政府做决定到个人分散做决定的转型过程中,个人、政府博弈的信息,和可供同类决策者使用的信息,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黄的言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