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率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第五次上调。而在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自2007年底以来的第一次加息,从10月20日起,上调了金融机构0.25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一系列动作的连续出台,引发了社会上对于国家货币政策转型的猜想。身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密切关注着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记者:这段时间以来,央行连续出现对于货币工具的一些调整,不管是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已经从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型了呢?
李稻葵:至于这个转不转型,最后国家会定。不过我能看到的是什么呢?我能看到的是两点:第一点,现在的宏观经济,就是2010年11月初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已经企稳了,已经稳住了,增长速度已经稳住了,因此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胀预期这两难的选择里面,控制通胀预期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经济现在一个需要解决的任务,就是要改变百姓对通胀的预期,就是要稳定百姓的预期,不要预计有很高的通胀。
怎么做,你不能光靠宣传,还要靠政策,怎么样的政策?适当地提高存款的利率,让存款的利率能够打过我们所公布的通胀的数字。
记者:但您看,现在通胀的比例是4.4,我们现在存款利率大概是2.5,还差着,所以有人说你再调也于事无补,无济于事?
李稻葵:我觉得任何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最最重要的是改变百姓的预期,大约一个月前,已经略微提高了一下存款的利率,在我看来已经给市场的参与者,给百姓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告诉大家这个利率有可能会调整,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因此不要着急把存款搬家。这么一个信号已经释放了,至于说第二个动作什么时候要做,我想这是决策者的事情。
2、股市现在非常健康
李稻葵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已经到了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时候了,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审慎的政策,通过加息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减少货币的流动性,是控制国内通胀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的增强,中国股市进入了大幅震荡的行情。
记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本周股市出现的暴跌,有媒体分析说市场现在有一种恐慌性的预期,认为说这种预期本身会加剧整个资本市场的下跌,您怎么看?
李稻葵:今天在我看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怎么讲?在我看来一个最基本的数据就是价格水平,在历史的比较来看,横向比较来看,跟我们自己的历史比,横向比,都不算高。我讲的是市盈率,而且我们的股民在我看来,比以前成熟多了。50%左右,讲粗数字是机构投资者,或者说专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比散户,比股民更有研究。
记者:您看没看过高盛发布的报告说,建议他手中的客户抛售所有的中国股票,他们的依据是觉得说引起央行连续性的货币改革会引发加息的预期。
李稻葵:高盛的报告值得尊重,但是毕竟是一家之言。在我看来,资金的去向,除了股市之外,并不太多,地产是个社会问题,地产价格更高,不可能持续下去。
记者:好像我们就看到了股市应声而跌。
李稻葵:股市咱们最近一两个星期增长是比较快的,任何一个增长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基本的规律,股票不可能老涨,基本的规律。所以一定程度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