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在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下同)有关报表中名为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货币发行可以理解为央行发行的现金数量,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库存现金。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准备金。不妨假设是法定准备金,或许还有超额准备金存款(忽略不计)。不妨假设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吸纳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里取加权平均值)
.“非金融机构存款”为支付机构交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央行有关报表是这样解释的,笔者理解就是支付宝、微信等相关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相当于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为100%)。
我们知道,在某一时点,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是一定的,非金融机构存款是一定的,货币发行是一定的。当央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将变: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将减少;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将增加。
这里有一个观念需要调整:先发行基础货币,之后产生广义货币(广义货币中主要是存款)。在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一定的前提下,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多少,将影响基础货币的多少。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将影响基础货币的发行数量。基础货币不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一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的结果。
在某一时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会促使基础货币的减少。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定后,其他存款性公司吸纳的存款一般会增加,这会使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加,即基础货币增加。这样又好像是吸纳的存款增加使基础货币增加,而不是基础货币增加导致吸纳的存款增加。
这样看来,央行是通过货币发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基础货币发行的。基础货币与货币发行正相关,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负相关。
在某一时点,突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基础货币(主要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下同)变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减少;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增加。
ljclx 发表于 2020-9-22 12:01
给楼主一个数据。
央行公布数据:2020年5月末,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4%。
我们差数据用商行的 ...
ljclx 发表于 2020-9-22 12:21
附上央行加权平均央行法定准备金率访问地址。
http://www.pbc.gov.cn/rmyh/4027845/index.html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