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有说到:s=S×P*/P
s表示实际汇率,S表示名义汇率,P*表示国外的一篮子价格,P表示国内的一篮子价格。
如果s上升,表示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上升,相应的,s下降,表达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但是,如果S不变的条件下,这样的s上升与否仅仅与价格有关。而价格真的能用来衡量代表实际购买力吗?
举例:
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它也很平凡的采用了盯住美元的有调控的浮动汇率制度(我认为可以说说固定汇率制度)。
如果美国的物品价格(可能是通胀的影响)开始上升。
1)由于现在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供求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体现。所以美国的加价必然会引起国内的价格加价。
2)由于此种可以叫做固定汇率制度的制度,通胀被引入。所以价格将一定程度的再次走高。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价格的增长幅度甚至可能超过美国的价格增长幅度。于是s甚至有可能下降了,表达此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上升。
但是现实是:
1)实际汇率没有变,所以外国的东西涨价了。
2)本国的东西也涨价了。
3)人民手里的货币没有变。
所以,现实是人民手里的货币购买力根本没有增加,实际上是降低了。
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凭什么说明实际汇率可以说明货币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