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津津乐道他与他老师之间的奇遇,其中提到他旁听赫舒拉发和阿尔钦的课的经历。都是旁听,在“赫”的课上,他成了提问的主角。而在“阿”的课上,据他说,阿尔钦不允许旁听生提问,但后来允许张直接去他的办公室问。
两位老师谁做得对?
当然张五常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提问这种事常有,想想,你喜欢提问吗?你喜欢听别人提问吗?当然还可以问更多的问题。
我想到了两个方面的产权的问题:
一是课堂资源。张五常(以旁听生的身份)如果过多的提问,恐怕是过多地占用了公用资源,有侵犯其他同学的某些权利之嫌。
但另一方面,从知识的角度说,他的提问可能贡献了某些新的思想、知识,这是有公共品性质的,别的同学可能受到了启发,也就享受了正外部性。
有兴趣的不妨也贡献一下你们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