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302 0
2010-11-28
2010年四五月间,笔者赴湖南、广东两省调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发现,两省坚持市场配置与行政调控相结合,在人才引进、流动过程中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行政的引导作用;坚持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多类人才;坚持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相结合,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农业农村人才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人才的总量、结构、成长环境和教育培训都存在一定距离,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存在门槛高、经费少、协调难等困难和问题。总结两省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笔者建议:   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各地各部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化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结合实际确立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工程实施办法。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扎实有力推进。
  强化农业部门职能,稳定农业行政、事业管理服务机构过去历次机构改革中,都不同程度地有弱化农业部门的问题,致使农业部门的人才出现流失。当前基层机构改革中,又出现了弱化农业部门的倾向。发挥人才作用需要平台,做人才工作要“补台”不能“拆台”。要把建立有活力的农技推广队伍、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队伍和有权威的农业执法队伍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农业行政、事业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实施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和专题培训工程从调研情况看,在不少地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内容更新和知识结构改善的问题并存,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新招录的工作人员中,无农村生活经历、无农业学科背景、无基层工作经验的比例不低。因此,建议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实施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工程和专题培训工程,集中、系统、持续地改善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建议实施经营管理人才“见习计划”,选择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为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入社进企创业就业提供支持;选择一批运作规范、具有实力的培训机构,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开展培训,着力强化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
  把人才培训作为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列支的必备内容并保证应有比例调研发现,在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等项目的过程中,加强人才培训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广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2009年,广东省22个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都从中央安排的100万元经费中划出15万元专门用于人才培训,其中连平县通过该项目选送150人参加各级培训,提高了推广和服务效果。
  完善激励机制,优化成长环境,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是保障人才的合理报酬。如村支两委人员收入可以与当地农民收入增长、集体资产增值和乡村和谐状况挂钩,农技人员的收入可以与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状况挂钩。二是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在选招、聘用村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从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中选拔。三是统筹当前和长远,弥补地区间收入差距。建立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基层人才补贴,提高其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为艰苦地区留住人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广东省河源市建立的柠檬、猕猴桃、脐橙等农业产业基地,靠人才发展壮大,同时也带动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有力印证了农业产业发展与使用人才成长互动互促的关系。要形成软硬件建设两手抓、全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完整思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成本外部化、生产服务社会化。



作者:刁衍祖 来源:《农民日报》2010年11月22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