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它无疑会缺少一种深厚底蕴,一种长效动力,一种内生理念,一种向上氛围,一种根本福报。 纵观世界500强,无一不是企业文化培植的佼佼者。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已成共识。而许多企业对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企业文化力,却没有通透的表述和清醒的认知。
据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95%的民营企业、80%的国有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但是90%的民营企业、95%的国有企业却不知道企业文化力的概念。目前只有3%的企业对文化力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和建设,而真正达到良好效果的不到1%。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企业的文化力呢?
有研究者断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企业文化力成长取决于老板,尤其是创业老板,不仅在中国,西方也是如此。在企业的创业初期,企业文化力就是创业者个人能力的文化,这个时期企业老板或创业者在企业的决策中起到了舵手作用,是企业精神领袖,坐第一把交椅,登高一呼,应者雀跃。老板的文化力自会“物化”带有老板精神胎记的实体。例如万科王石的“理性赌博”带来了超前的制度设计;华为任正非的“君主立宪”使得权力结构半开半锁;联想柳传志的“大刀削藩”化解了四次分裂;海尔张瑞敏的“斜坡球体论”带来了企业的一路上行,等等,这些老板的文化思维和行事风格界定了企业文化初期的形式,也是老板个人能力的一种展现,影响着企业未来的文化走向。
如果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是价值观体系,那么这个理念不仅会具有时代的特色、行业的特色,更带有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体现着企业家的人文偏好。
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几万员工,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齐声朗诵公司的“七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这“七精神”构成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体系。而这样一个价值观体系是由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后,以理念的形式,升华为一种企业的精神,然后潜移到每个成员的精神中,使大家愿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经百年而盛名不衰,其独特的“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经营理念,正是胡庆余堂在行业中争雄的万灵金丹。
要知道,优秀企业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能够用之于无形,见效于实际。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及时形成群体向上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力建设的重要因素,而优秀企业精神注定会以人为本,注定会与员工的价值观同频共振,注定具有取近涉远、以一御多、经久实用的时间观、人才观、处世观、基业观。
一句话,任何企业,假如没有文化力的提升,谈及做强做大做久,难免心虚。
作者:《企业研究》编辑部 来源:《企业研究》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