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3076 0
2010-11-28
20年来,中国股市经过大起大落逐渐趋向理性发展,而投资者亦从多次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优秀的理论,中国投资者也在一步步走向理性,而公开的会计盈余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保证,所以盈余管理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盈余研究的分析在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年,西方在很久前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而国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此的研究前后不过十五年。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而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发现,盈余管理的实质还不仅仅如此,并且背后还带有一系列的目的。
盈余管理最有可能出现在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一连串的经济目的,亏损的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做账来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对投资者和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现行会计准则背景下或能对其进行遏制。为了适应我国当前新的经济形势,财政部在2006年10月颁布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现行会计准则拓宽了原有会计核算的领域,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系统分析。
存在于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如何识别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且利用现行会计准则将其进行规制,这是目前还没有定论的一个问题。基于此种状况,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内涵入手,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以及运行。同时鉴于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重大影响,文章围绕现行会计准则在实施中产生的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受到的限制、依然存在的空间以及过度盈余管理引发的问题提出了规范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主体结构主要分为5个章节,首先是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对盈余管理的涵义、基本特征等进行分析,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盈余理论的各个含义诠释的不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公司盈余理论的研究角度来进行了盈余理论研究的研究综述;第二是在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对盈余管理存在的成因分析;接下去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识别,在实证的角度上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主要是通过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清除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缩减盈余管理的空间;准则制订部门应考虑改进收益确认原则;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监控等等,当然这些对策在理论上可行,具体的情况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最后的结论中,笔者提出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数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的限度内进行的,虽然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对于实际的企业盈利并没有任何的不利,但是他还是违反了市场规则,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失去了公允性和可靠性,对投资者来说完全是误导了其投资方向,所以对于证券市场来说也是有着危害的,并且还误导利益关系人的相关决策,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因而,过度的盈余管理是有害的。因此,笔者提出了应尽量缩小其空间范围的观点。
这是一场博弈,是上市公司与会计准则、市场规则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完善化,盈余管理的多变化和灵活性必将会使这场博弈越演越烈。前者会增加其手段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后者会不断进行国际化演变,不断的进行相对前瞻性和控制性的改善,以达到资源合理化配置的最终目的。
附件列表

21.doc

大小:732.5 K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