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次上调目的是要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一定会通过某种形式带来资金的流入。从国内因素来看,当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非常宽松,银行有可能还会增加贷款。目前适当提高准备金率有利于未来宏观的调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会因此而减小。他表示,央行虽然已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不意味着调整已到位,至少还需要调整1-2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流动性是控制物价必须的措施,但是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CPI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加息仍有必要。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目前的投资、信贷规模和物价指标都显示出市场流动性过分充裕,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从源头上进行约束,是预期之内的动作。但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因为加息会使得利差进一步扩大,使得投机热钱进一步涌入。而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加息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年内加息是否还要看在这次上调后,国内的通胀和境外资本流入的情况,银行一方并不是想以价换量就可以任意加息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收集我们最近25年来的利率走势图,研究一下利率理论与通胀问题。
{:3_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