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87 9
2010-11-30
日前,瑞士瑞信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成年人人均财富值,在过去十年中从2000年的6000美元增至2010年的18000美元,而2010年全球人均财富为4.38万美元。报告称,中国财富总值增加到现在的约16.5万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新兴财富阶层的主力。(11月29日中国经济网)        这份报告中指出,位于财富金字塔中间的人有大约60%来自亚太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中国。这些人会获得一种财富安全感,将使他们变成全球的新兴消费者,取代曾经的经济发展火车头、负债累累的美国家庭。按照其中的统计数字,1.8万美元的人均财富成为象征着国人走向富裕之路的标签。然而,网友对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法似乎并不认同。不少人跟帖调侃──“莫名其妙被富有”“不好意思,又拖国家的后腿了”“这个报告里肯定没统计我”等等。
        我国的人均水平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将不断迈向崭新的高度。就在瑞信银行的这份报告中,还将中国称为“繁荣的龙”。然而,数字的繁荣掩盖不住实际存在的众多问题。且不说,除却一些官员灰色收入、富二代们累积的巨额财富和为数不少暴发户靠高强度低工资榨取的工人剩余价值,剩下的普通国人的人均财富到底能有多少?就算真的是拥有1.8万美元财富的人,能否高枕无忧地拥有“财富安全感”,成为新兴消费者呢?
         摆在人们和幸福生活之间最大的阻隔,莫过于房子了。面对北京高得离谱的房价,网友计算过,想在北京买套100平方米总价300万的房,社会阶层所付出的代价:农民需要种三亩地每亩纯收入400元的话要从唐朝开始至今才能凑齐(还不能有灾年);工人需要每月工资1500元需从鸦片战争上班至今(双休日不能休);白领则按照年薪6万计算,需从1960年上班就拿这么多钱至今不吃不喝(取消法定假日)……
         而即使在北京拥有一套房产的人也不能说就高枕无忧,今年以来不断高企的物价,使得不少人面对通胀纷纷显得有点吃不消。本就微不足道的财富在通胀面前更是严重缩水,而各种公共服务的轮番涨价,择校费、高额医疗费、“蒜你狠”“豆你玩”乃至于白菜都涨价的现实让不少人感觉到生活压力倍增。《人民日报》昨天推出的调查报道显示,诸多普通家庭在这个“涨价的冬天”纷纷精打细算,念起了省钱经。
          “人均财富”“幸福指数”这种东西一推出,往往会遭到各种言论的质疑。归根结底,这些数字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有一定的差距,老百姓无法从这些数字中找到幸福生活的安全感。让物价再“亲民”一些,让收入分配再合理一些,让百姓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纸面上的数字才不会失真,才容易被认可,百姓才有真正的财富安全感。刘晶瑶(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30 15:20:40
不能让中国财富均匀,只希望一般人能有解决生存需求的就行了,中国人的性格只是让财富定在少数人手里,如果太多了,也会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0 15:48:28
被富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0 19:06:44
我真是惭愧呀~~~又拖国家的后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0 20:21:22
无奈,1.8万就算富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0 23:40:08
看来不止我一个拖了后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