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这篇文章,听听大家的看法:
“希望工程” 质疑
苏灵
我不是一个大富翁,但也不是一个吝啬鬼。
对于中国的“希望工程”,很抱歉,我一分钱也没捐过。
我不但自己不捐,并且还劝其他的朋友,三思而后行。
我为什么要这么想,这么做,这么说呢?
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GDP的不到3%。这在世界各国当中,排在100名之后。
第二,中国的教育经费,远低于国防开支。世界上富如美国,穷如印度,教育经费都高于国防开支。
第三,中国GDP连年增长,每年若有400亿人民币,就可基本满足农村义务教育。这笔资金,对于每年1万亿人民币财政收入的政府来说,完全承担得起。
第四,中国的官僚阶层,一年用掉的“小车费”,达3000亿人民币以上。这里指的,仅仅是乘小车乘掉的钱,还不包括吃掉的钱,玩掉的钱,“决策失误”掉的钱,“贪污腐败”掉的钱。如果20万人民币就可以盖一座“希望小学”的话,那么只要省下三分之一的“小车费”来,就可以建成50万座“希望小学”了。
第五,这些年来,当局究竟收到了多少“希望工程”的捐款?这些捐款究竟有没有用在了“希望工程”上面?这些捐款的使用有谁来监督?这些捐款的帐目能不能公开?这一切,不得而知。相反,人们倒是听到了不少有关“希望工程”的一些“黑幕”的传闻,担心“希望工程”会是一笔糊涂帐。
我并非反对给“希望工程”捐款,而是说,我们必须有条件地捐款。
这条件便是:
——当中国的教育经费在GDP当中,占到了一个像样的比例(至少达到印度那样的水平)的时候;
——当中国的教育经费在国家各项财政开支当中,占据了首位(在和平时期,应该超过国防开支)的时候;
——当中国政府把庞大得不能再庞大的行政开支,削减一部份下来,用于教育经费的时候;
——当“希望工程”的管理和使用,做到民主化和透明化,而不是“黑箱作业”的时候……
如果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的教育经费仍然不足,中国的义务教育仍然不行,“希望工程”仍然需要大家捐款的话,那么,不仅我要捐款,而且还要说服你也捐款,他(她)也捐款,我们大家都来捐款给“希望工程”。
这样的“希望工程”,才是真正能给中华民族带来振兴,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实惠,给每一个捐款人带来希望,而不是失望的“希望工程”。
——转自《新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