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未形成完整体系的原因——广义进化论角度的探究
谢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福建厦门 361005)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7067
作者从广义进化论的角度(运用软硬结构模型)对中古代经济思想未形成完整体系的原因做出解释。
1、作者根据佛教的输入、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外贸易对传统经济思想冲击较小,从而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是封闭的。
2、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概念模糊,比如本末、奢俭、兴利、除弊、富民、长技、商战、轻重、子母等,都没有明确的公认的定义。
3、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形式以及国内外的环境均与正面促进性相抵触。古代中国严重缺乏一种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经济思想体系自然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发展乃至完整形成的动力。
4、儒、佛、道合一的思潮的形成及其深刻的影响,使得理性的经济思想的发展受到阻碍,这与正面促进性相抵触。
5、在中国,以原始氏族传统为根基,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亲睦、互爱互助,排斥“经济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征。
6、在国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体系软结构自身的缺陷也暴露无遗。中国古代的经济理论至司马迁后走向了衰落,丧失了形成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所需的重要的理论品格。
7、方法论的不完善性。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方法论注重宏观统一性,缺乏对微观现象的研究,薄赋敛、抑兼并、本末论无不是这种方法论下的产物。
8、研究精神的不深入性。司马迁以后,先秦典籍如《管子》中许多优良传统,例如,重视用数字、重量、尺度统计方法研究经济问题,重视理论探讨和充分说理的学风等,都没有被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