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隔夜大涨的华尔街未能激励中国A股劲升,稍作上攻便逐波回荡,全天波澜不惊。 所有人都在等待,期待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未来市场趋势做出明确方向性选择。
近日,《人民日报》接连发表评论,大声疾呼抑制通胀不能以牺牲股市为代价,公开主张中国股市应避免大起大落并令之成为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但耳目喉舌的正面引导并没有让饱受暴跌重创的股市明显恢复信心,绝大多数国内研究机构的投资策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采取谨慎态度,保持灵活仓位。
值此市场信心匮乏、官方媒体努力为股市营造宽松环境之际,一些国际大行的经济学家却以中国通胀失控和流动性枯竭为由,联袂唱衰A股、力捧香港H股。
但其逻辑却与显著改善的中国宏观经济现实明显背离。粉墨登场的首席们有何动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