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25 27
2006-07-02
<P>为什么我说那些自由经济学者提出计划经济的<STRONG>需要知道社会总需求</STRONG>是一个思想陷井?那就是无论那种经济状态社会总需求根本不可能满足。</P>
<P>如:汽车,全中国有多少人需要汽车、全美国多少人需要汽车,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得到满足?即使在将来生产力(重工业)发展到一程序满足了,那么对于新产品呢?是不是能给每一个人提供?</P>
<P>而现有的生产能力技术(重工业)和资源(包括社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等)能否满足这种生产呢?</P>
<P>不能!</P>
<P><STRONG>正是短缺产生了经济,</STRONG></P>
<P>而社会总体(理想中的市场经济假微观衡均衡竞争条件下会得到这种社会整结果,而计划是直接从宏观上来追求这个结果,由于企业没有自主性那么,就可以直接灭视企业个性的行为)</P>
<P>在理想状态下就是追现求在现有生产能力条件下的生产最大化,在均衡条件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是让老百姓去选。</P>
<P>但是市场经济还有一个问题,那种会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状态完全是假设不可能实现。</P>
<P>市场经济下微观的需求是什么?是有效需求,即有够买能力的需求,当这种够买能力不足时,</P>
<P>那么就不能达到社会整体的理想状态。而且企业追求利润(有效需求),是否会导致社会总体最优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假设,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总是出问题。</P>
<P>而计划经济就不同,它可以主动调节,使有效需求,趋近于等于社会生产的最大化。</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5 17:45:00

社会总需求不是思维陷阱,正是计划经济要知道的。只有知道社会总需求是多少,才能正确做出社会的总生产计划。

就拿汽车来说,如果打算给每个家庭配备一辆,那么就得知道全国有多少家庭。这个数字是很容易知道的(当然知道这个数字,还要知道有多少家庭不能开汽车,例如盲人家庭,去掉这么多家庭就知道社会总需求多少汽车;当然也可以考虑给盲人生产盲人专用汽车)。现在我们假设全国需求汽车是4亿辆。

知道了这个总需求后,还要知道配套条件。例如,4亿辆汽车需要多少公路,每年需要多少汽油,每年需要多少钢铁,需要多少汽车厂。当然,这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如果“目前”这些配套条件不能达到,或者永远不能达到,那么就要暂时或者永远放弃这个计划,另外想更好的办法。例如,造不需要汽油的车,或者发展公共汽车。

所以,计划经济就是先要看人民对某种消费品的社会总需求是多少,然后再看这种需求能不能满足。如果能满足,就实施生产;如果不能满足,就放弃,或者另外想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6 17:11:00

你是在钻牛角尘了。

社会的总需求是一个动态的信息,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每人的欲望无论在哪种体制下都不能充分满足。

社会经济是动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每个人需想是动态的,社会产品也是动态随机的。

当人的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想要什么?人也在每天进行变化。

更重要的是工业化的生产体制是有周期性,假设中央计划局或市场经济理想状态无所不能,面对人千变万化的需求,那么工业体系早就破产了。

社会经济活动及生产,不是人完全的服从于工业化体系,也不是工业化体系完全的服从于人(生产力总是有限的,而且存在周期性和技术变化等动态因素),这两者是互动的,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

你说的计划经济那是机器人一样的计划经济,除非能让人的思想和机器达到高度统一。

而不是高级计划经济。只能是农业化时代的天真想法,和那种机器人经济,人是没有思想的。

哈耶克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对计划经济者假设置了这样一个思维陷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7:45: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6 17:34:00

需求是企业做的事情,不是中央计划局或所分系统要做的事情!!!需求是为了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或企业在限制条件下(客观制约诂价,即影子价格)追求虚拟利润最大化(计划经济条件下)。

计划经济和理想状态下的市场经济(这种状态只会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是矛盾的)就是在社会现有的生产力和资源限制条件下,达到均衡条件下的最大化生产!

因此计划经济就是要产生出经济核算指标,达到这种均衡配置条件下的最大化生产。

市场经济的经济的经济核算指标就是价格,企业要考虑赚不赚钱。以价格规律为信息,当然价格规律也有失灵的时候。

而计划经济呢?是没有价格的,中央计划局不能乱定价格,但又必须得出经济核算指标,怎么办?

投入产出实物分析法,得出资源、半成品、土地、人等的影子价格。

以此对企业下达客观制约诂价指标(也就是给出限定条件),企业可以有创新,生产新产品,但是必须以影子价格进行经济核算,所得利润全上部上交中央,然而用消费市场与影子价格的差价所取得的利润来由中央来奖励管理者或企业,所以这个营利叫做“虚拟营利”,企业依然是国有国营,也不会有腐败因素存在。(也就是说国家要统调统销,切断企业与消费市场的联系以防止腐败)。

各企业在影子价格等限定条件下那么不会出现竞争而导致企业破产或社会整体亏损,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下不会存在失业。置配资源总能达到动态的最优状态。

这就是数理经济学所研究的计划经济!康托洛维奇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最优运行条件计划经济学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8:37: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6 17:37:00

市场经济的理相状态只能在农业手工业社会才有可以趋近于这种理想条件。越是工业化和社会分工越强化,那么就会偏离这种状态。

马克思在这一点上认识得很正确,他正是看出了这种社会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6 17:39:00

土灶:

研究一种静态的均衡有意义吗?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你这样正好掉入自由经济学宗教份子所设的思维陷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8:38: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