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662 5
2010-12-04
高鸿业版宏经说:“V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如一年)平均一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
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结果应该是平均一元钱的名义价值,怎么成为平均一元钱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
希望大虾指导一下,感激不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6 22:59:11
这一元钱对应的名义价值可以大于一元,因为这一元钱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流转好几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00:56:29
MV=Y,M为货币量,V为流通速度,Y为实现的名义收入(产出),公式变形,V=Y/M即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6 05:39:10
v:单位货币的周转速度
比方说一块钱周转的四次 就相当于是四块钱的功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01:10:04
路过,围观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4 23:26:17
太好了,写的,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