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589 0
2013-11-01
点评】资本的运动范围、运动方向、运动路径,以及资本的运动速度从不同方面影响着财富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GDP翻番的过程中我国M2大量发行,V已经在下降。
一:概念和定义
货币执行交易媒介职能时,从买者流向卖者,再到新的买者,如此不断进行。它的"周转率"指的是这种运动的速度(speed)。
    周转率概念
货币的收入周转率(income velocity of money)定义为名义GNP除以货币总供给,或V=P*Q/M=GNP/M。
货币周转率是指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也即一定时期内(如一年)货币在交易过程中从买者流向卖者、再从卖者流向买者这种循环往复的次数。
        货币周转率用于衡量货币供应中平均意义上的每1美元在一年当中被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次数
货币周转率的公式内容
货币周转率的定义是收入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即
V=PQ/M=nominal GDP/M
MV = PQ
      货币周转率V短期内是常量,长期中是可预测的;货币供给M是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相等,即充分就业。则:k=(V/Q)在短期内接近常数,长期中逐渐有所增长。

二、理论和现象
     货币的周转有时非常缓慢,在两次交易之间,它会在储蓄罐里或银行账户上滞留很长的时间。而在另一些时候,特别是在急剧的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会迅速地抛出货币,因而它会在人们的手上迅速地流转。货币周转的速度通常用货币周转率这一概念加以表述,后者是在20世纪初由剑桥大学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首次提出来的。
       从经济史度观察,货币流通速度陡然下降一般发生在经济严重衰退、经济危机等非常时期到来之前的临界点上。经济严重衰退或经济危机时期,利率下降,失业率上升、不确定性加大,会导致出于投机动机和避险动机的货币需求急剧增加,而以货币媒介的常规交易活动规模显著缩减,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或风险陷阱,货币流通速度随之急剧下降,价格稳定将面临货币流通速度陡然下降的巨大压力而表现为通缩。
  在大萧条、80年代初期经济衰退时期以及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欧美等国家都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度下降与通货紧缩并存的现象
      对于支出流量而言,当货币数量很大的时候,其流通速度就会很低;而当货币转手十分迅速时,其周转率就会很高
三、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
(1)收入水平的影响。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2)产业结构的影响。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
反之,则较慢
(3)市场和金融的发达程度。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其一: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其二: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四、历史理论综述
       重商主义注意研究的是流通领域,忽略对生产过程的研究。为了增加一国的金银货币,早期重商主义者强调的是绝对的少买,或不卖。他们要求以储藏货币的形式将货币积累起来,力求通过调节货币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者坚持的是扩大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输入,一定要保持贸易顺差,通过调节商品运动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古典经济学批判重商主义的谬误,不再从流通过程而从生产过程去探索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并且把资本的分析由货币资本转移到生产资本方面。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不断地吸收活劳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才能使自己增殖。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周转率是均横不变的,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在货币收支余额和支出之间维持平衡比例
以保证交易安全的愿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