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各位。
1、sungmoo斑竹认为大学试卷类似于毕业论文。暂不考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可以理解为微型论文。留下试卷是为了考核老师出题、评阅的能力吗?考核人员往往非专业人士,他们如何评价上述能力?
2、林德叉车认为试卷用于检查学生质量。但,用人单位不看学生的考卷,只要分数。如对分数有质疑,他们也会找学校而不会要求学校提供试卷。而学生如果在分数上造假,学校有原始纪录,也无需查试卷。
3、翱翔将试卷分了两类,但学习资料型的试卷也没发给学生,测量试卷学生无需保留,老师就需保留吗?四、六级、高考、考研等试卷应该另有原因:一则发放成本太大;二则学生如对试卷进行涂改,确定是改卷失误还是学生涂改成本过大。(而这两点就期末考试来说,前者不存在,后者不大可能发生,毕竟处理试卷的成本很大,考试如不关乎什么重大转折,学生不会冒险)
其实,对此问题,个人的感觉是这种老师和学校保留试卷的制度没什么道理,至少我不能理解它究竟有什么效率在其中,相反我想到的全是无效率的结果,呵呵,比如:
1、无论是什么考试,无论是否有标准答案,基于学习的目的,试卷都该发给学生。基础课程,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假定学生愿意学习和想要知道);专业课程,如果涉及某些没标准答案的题目,学生对成绩不满,可以找老师问询、讨论,对双方认识问题都是一个改进。而现在的试卷保存制度,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拿到了这样的分数。考试完全就是拿个分数了事。
2、翱翔提到寻租问题。考卷由老师来保存本身也提供了一种租:学生知道自己可能会不及格,会用各种方式游说老师。这种寻租完全可以通过试卷发给学生自己来解决。
3、试卷由老师来保管,老师反而可以偷懒,一门课程的考题可以2、3年不改,相应的也就不大去修改讲义和讲稿了。
所以,感觉保留试卷似乎仅仅是为了检查老师的工作,但检查目的南辕北辙,如果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话。而检查的标准也是中国特色,呵呵,找不到词了:
1、一个班级的分数要近似的达到正态分布才表明试卷难易度合适。如果一份试卷某个班达到近似正态,某个班t分布,谁的问题?
2、试卷需提供标准答案。有些问题,尤其是社科专业,不存在非常标准的答案,学生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便是观点不合主流,难道不能得好分数吗?
3、某些课程比如公共关系或产品营销等不适合考试,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案例分析、设计某种事物的公关策略、营销方案、文案,学生相互评价之后,老师进行对比给与分数,很难提供一板一眼的给分标准。为减少麻烦,老师只好选择无论是否合适考试,统统考试算了。
任何制度有利有弊(废话一句,呵呵)但,个人对此制度实在是找不到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也许该追本溯源的看看其为何出现了,也许与某些制度互补时,该制度是有意义的。呵呵。
林德叉车、翱翔你们两位好像还没开户,我无法转账,有时间烦请开户。呵呵。sungmoo斑竹,我就省点银两,不以现金酬谢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