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大致可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至1990年代中期,其核心是给老百姓选择生产什么、到哪里卖、如何卖的自由,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创业市场上的自由,那是从计划到市场的“市场化”阶段。19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的阶段,可以概括为“资本化”时期,就是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都可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资本,把死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变成随时能变现、变成可以花的钱。一个国家已经资本化或者能够被资本化的财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它的“钱”自然就越多。
我自己理解的话,这个资本化程度并不是一个比率,和财务上的资本化率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里的市场资本化程度是指市场的发达程度吧。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法律、股权结构对证券市场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国证券市场资本化程度与参与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文中指出,在总体上,参与率较高的国家拥有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
不知道这样说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