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13159 74
2010-12-07
多年前,有相关记者已经就“五道口老三届”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和鼓舞人心的报导;同时也正因为五道口老三届在我国金融界的卓越成就,道口人也被冠以了“金融急先锋”的称号。这个名称用在“老三届”的身上是恰到好处的:他们身处于改革开放伊始,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完全打破的时代;他们身处于中国金融体制刚刚起步的时代,自然而然的,他们作为当时金融界的领头人也就被推向了中国金融的“风口浪尖”。而且,他们本身是敢于担当的一代人,他们是敢为天下先的一代人(多少第一?,多少最早?),他们也是被压抑了许久而有待“薄发”的一代。所以,正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特质,成就了他们这些优秀的人;也正是他们这些优秀的人,才有“五道口”这块金字招牌!正如戴志康所说:“那些大多有过上山下乡插队经历的学生就像是一批激情积蓄多年的演员,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一个好的剧本,一位好的导演,演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但是刘鸿儒老先生也说,以后都几乎不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遇和这么高密集的人才产出期了。      换句话说,在80年代初,五道口的成立确实从自由度、实务操作培养、与现实的接触、学术资源、学生的使命感和勤奋度等各个方面都是超前的。也正是成立五道口这样的前瞻性眼光,使得五道口可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五道口的前三届可以如此的大放异彩。所以,我觉得,五道口曾经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走在了国内的最前列。时隔30年,就是今天看来,五道口对很多人都仍然充满了魅力,五道口在金融界仍有着其固定的席位和分量!
      但是,唐旭也说过一句话,我们五道口尽出金融领域的技术官僚。他们更多的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操作者,而非金融官员。刘鸿儒也不能不说,就是老三届的众多人也只能称之为“金融企业家”。至于之后几十年的五道口人,几乎也都重复着前人的老路。每一年,绝大部分的人才都走向了市场。实际上,这几十年的过程,也就是五道口人逐步深入市场的过程,也是五道口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但是,五道口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一所院校,却夹在了“市场”与“**”之间扮演者很尴尬的角色。很多很多曾经有过的优势,在如今恐怕也难以应对市场化的冲洗!五道口的学术资源、五道口的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等等几乎个个方面的优势都在“香消玉殒”!所以,当我们听到五道口要并入清华的时候,我们都不能不好好地回首认识一下自己:到底五道口的优势在哪儿?五道口的路又在何方?
      听闻很多人说过,五道口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导师聘任制度。我不得不承认,能够拜在金融界里面享有盛誉的一位高管或是专家下面为其门生,确实是一件让人非常珍惜和兴奋的事情。至少,我们有了可以和金融界高层人士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可是,我们是否能够理性的再想想,为什么这样的导师聘任制度能够给我们这么大的优势?我们又凭什么能够将其称为优势?或许是因为能够对一些人的前途和“钱途”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许是老师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诲;或许是老师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机会;或许是老师在指导我们论文的时候让我们受益匪浅……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或许”,我相信每一位道口人心中都有着一杆秤。而我想说的是,这种制度可能非常适用于五道口创立的早年期间,却难以适应市场化和金融界的风云变幻。
      也曾听闻人说过,五道口的优势在于其有着很好的“金融圈子”。我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圈子里面,我的确结实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也的确蒙受了以前师兄师姐的照顾和呵护。可反过来回想这几十年,实际上我们的视野也被局限了。道口的一届难如一届,一方面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因为前人给了我们模板式的示范。前人的众多呵护和照顾下,我们本应该更好的成长,可是我们却变得更加依赖。这不是前辈的问题,而是我们后生的功利所致。但现实的情况是,五道口的圈子在过去三十年变得越来越窄,长此以往,恐怕还会变得更加狭窄。前人的圈子的大小实际上也就是后人圈子的一个上限。在市场化的选择面前,当我们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力早已经受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且,就算在有生之年还享受着这个圈子给我所带来的好处,但是这个圈子真的迟早难以抵挡社会市场化的洪流。
      当然,提到五道口,提到作为一个五道口人,总是很让自己兴奋,因为我们至少还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学校小,所以我们非常团结。不过,我觉得还是夏斌、况峰等前辈来评价五道口的优势的话,让我觉得更加实在一些。他们说,实际上他们所能取得成功主要就是在当时时代环境下,学校给予他们的优秀的学术资源、实践环境,这些条件在当时是完全领先于国内其他院校的。可,况峰也说,这些优势在如今已难保持了。所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后辈小生所津津乐道的“导师”和“圈子”等等。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这两个优势也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依赖”!所以,尽管五道口办学至今与这种种优势不无关系,但是这些优势在人才竞争市场化的今天,更加市场化的明天,它的作用还能强大多久,还能延续多久?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想让五道口长青的五道口人所真正应该反思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看到整个学院都还在依靠人工选课、人工查成绩的落后硬件的时候,当你看到相应官员还在像**体制一样低效率、死板的运行的时候,当你看到在市场上,生源日益疲敝,人才日渐流失的时候,当你感受到大家乐于谈论工作实习,整个学习和思想氛围都近乎一潭死水的时候,当你看到每个人都为了“赚钱”、工作而忙碌奔波甚至无助的时候,当你找工作时所体会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五道口,是不是到了该徐图思变的时候了?!
      有位哲人说,除了变,一切都不可能永恒。但很多时候,我们也真的惧怕改变,因为对于未来我们无知。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既然是时代成就了五道口,那么五道口要长期立足于金融界而不倒,那么是否也应该去适应时代的变迁。更何况,我觉得,五道口无论在任何时候,只有处于领先地位,他才可能走得更好。也正因为五道口具有领先地位,五道口才可以被称之为“金融黄埔”,五道口人才可以实实在在的成为“金融急先锋”。那么,一旦五道口与时代同步而行,甚至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时候,五道口的风光是否还能依旧?
      所以,对于改变,我们总应该去欢迎,而不是惧怕和抗拒。不管这种改变的结果是好是坏,但五道口至少需要敢于“改变”的心态。其实,无论是从历史的沧海桑田还是从众多现实案例的波澜起伏来看,每一次的大变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多的契机,尽管这些机会恐怕难以让人把握。历史上但凡期间经历过变革的朝代,总能带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总能让其延续更长的时间;企业也是这样,五道口也必然是这样。我想,如果五道口从不思变的继续这样运作下去,其历史恐怕也会缩短很多年。到时候,不用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也不用说“清华五道口学院”,也不用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恐怕我们会真正的没有了可以归依的母校。所以,无论它变了之后叫做什么都不重要,而是希望在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她的的确确的是在改变。
      也正因为改变,处于下一次变革中的道口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才有可能面临更多的机遇,虽然你们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只有在这个变的过程中,你们才有可能突破以前的框架和圈子,使得五道口的“圈子”外延不断的被拓宽。不过,也正因为改变使得我们不知道未来,道口曾经在金融界的坐标也要开始变得游离,你们需要自己重新寻找自己在金融界的坐标。恐怕,以后的五道口人不能只将道口生活停留在为了一个“offer”的层次之上,因为时代的变迁,五道口的改变终将决定道口过去的辉煌只会让你们从中受益越来越少。古人有话说,富不过三代。道口人要想真的一直这么“富”下去,只能靠自己,而不再是那种具有“依赖”特质的所谓优势。你们唯有在改变中“逆水行舟”,把握住其中的机会,你们可能将成为新一代那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人才,成为新一代“金融急先锋”!反过来想想,当五道口和清华合并之后,以后你们也算是半个清华人的时候,恐怕也最终难免成为“没落的贵族”!不过,我始终相信道口人的能力,或许五道口的改变又意味着——新的时代里正在造就新一代道口人!
      为此事,我们或许会伤感一时,但是也不必太过伤怀,“变”相对于“不变”来说,对于五道口始终是一件好事,在变的过程中,如泰山压顶般的重任也就落在下几届道口人的身上。真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啊,敢问五道口路在何方,其实,它真的就在你们脚下!
     作为一名道口人,对于道口的过去,我深感自豪,对于她的未来,我依然看好。但是,我只想说,哪怕道口没有留下我的身影,但我曾经来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7 00:33:53
天涯月明23 发表于 2010-12-7 00:21
多年前,有相关记者已经就“五道口老三届”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和鼓舞人心的报导;同时也正因为五道口老三届在我国金融界的卓越成就,道口人也被冠以了“金融急先锋”的称号。这个名称用在“老三届”的身上是恰到好处的:他们身处于改革开放伊始,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完全打破的时代;他们身处于中国金融体制刚刚起步的时代,自然而然的,他们作为当时金融界的领头人也就被推向了中国金融的“风口浪尖”。而且,他们本身是敢于担当的一代人,他们是敢为天下先的一代人(多少第一?,多少最早?),他们也是被压抑了许久而有待“薄发”的一代。所以,正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特质,成就了他们这些优秀的人;也正是他们这些优秀的人,才有“五道口”这块金字招牌!正如戴志康所说:“那些大多有过上山下乡插队经历的学生就像是一批激情积蓄多年的演员,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一个好的剧本,一位好的导演,演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但是刘鸿儒老先生也说,以后都几乎不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遇和这么高密集的人才产出期了。      换句话说,在80年代初,五道口的成立确实从自由度、实务操作培养、与现实的接触、学术资源、学生的使命感和勤奋度等各个方面都是超前的。也正是成立五道口这样的前瞻性眼光,使得五道口可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五道口的前三届可以如此的大放异彩。所以,我觉得,五道口曾经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走在了国内的最前列。时隔30年,就是今天看来,五道口对很多人都仍然充满了魅力,五道口在金融界仍有着其固定的席位和分量!
      但是,唐旭也说过一句话,我们五道口尽出金融领域的技术官僚。他们更多的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操作者,而非金融官员。刘鸿儒也不能不说,就是老三届的众多人也只能称之为“金融企业家”。至于之后几十年的五道口人,几乎也都重复着前人的老路。每一年,绝大部分的人才都走向了市场。实际上,这几十年的过程,也就是五道口人逐步深入市场的过程,也是五道口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但是,五道口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一所院校,却夹在了“市场”与“**”之间扮演者很尴尬的角色。很多很多曾经有过的优势,在如今恐怕也难以应对市场化的冲洗!五道口的学术资源、五道口的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等等几乎个个方面的优势都在“香消玉殒”!所以,当我们听到五道口要并入清华的时候,我们都不能不好好地回首认识一下自己:到底五道口的优势在哪儿?五道口的路又在何方?
      听闻很多人说过,五道口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导师聘任制度。我不得不承认,能够拜在金融界里面享有盛誉的一位高管或是专家下面为其门生,确实是一件让人非常珍惜和兴奋的事情。至少,我们有了可以和金融界高层人士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可是,我们是否能够理性的再想想,为什么这样的导师聘任制度能够给我们这么大的优势?我们又凭什么能够将其称为优势?或许是因为能够对一些人的前途和“钱途”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许是老师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诲;或许是老师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机会;或许是老师在指导我们论文的时候让我们受益匪浅……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或许”,我相信每一位道口人心中都有着一杆秤。而我想说的是,这种制度可能非常适用于五道口创立的早年期间,却难以适应市场化和金融界的风云变幻。
      也曾听闻人说过,五道口的优势在于其有着很好的“金融圈子”。我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圈子里面,我的确结实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也的确蒙受了以前师兄师姐的照顾和呵护。可反过来回想这几十年,实际上我们的视野也被局限了。道口的一届难如一届,一方面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因为前人给了我们模板式的示范。前人的众多呵护和照顾下,我们本应该更好的成长,可是我们却变得更加依赖。这不是前辈的问题,而是我们后生的功利所致。但现实的情况是,五道口的圈子在过去三十年变得越来越窄,长此以往,恐怕还会变得更加狭窄。前人的圈子的大小实际上也就是后人圈子的一个上限。在市场化的选择面前,当我们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力早已经受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且,就算在有生之年还享受着这个圈子给我所带来的好处,但是这个圈子真的迟早难以抵挡社会市场化的洪流。
      当然,提到五道口,提到作为一个五道口人,总是很让自己兴奋,因为我们至少还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学校小,所以我们非常团结。不过,我觉得还是夏斌、况峰等前辈来评价五道口的优势的话,让我觉得更加实在一些。他们说,实际上他们所能取得成功主要就是在当时时代环境下,学校给予他们的优秀的学术资源、实践环境,这些条件在当时是完全领先于国内其他院校的。可,况峰也说,这些优势在如今已难保持了。所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后辈小生所津津乐道的“导师”和“圈子”等等。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这两个优势也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依赖”!所以,尽管五道口办学至今与这种种优势不无关系,但是这些优势在人才竞争市场化的今天,更加市场化的明天,它的作用还能强大多久,还能延续多久?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想让五道口长青的五道口人所真正应该反思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看到整个学院都还在依靠人工选课、人工查成绩的落后硬件的时候,当你看到相应官员还在像**体制一样低效率、死板的运行的时候,当你看到在市场上,生源日益疲敝,人才日渐流失的时候,当你感受到大家乐于谈论工作实习,整个学习和思想氛围都近乎一潭死水的时候,当你看到每个人都为了“赚钱”、工作而忙碌奔波甚至无助的时候,当你找工作时所体会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五道口,是不是到了该徐图思变的时候了?!
      有位哲人说,除了变,一切都不可能永恒。但很多时候,我们也真的惧怕改变,因为对于未来我们无知。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既然是时代成就了五道口,那么五道口要长期立足于金融界而不倒,那么是否也应该去适应时代的变迁。更何况,我觉得,五道口无论在任何时候,只有处于领先地位,他才可能走得更好。也正因为五道口具有领先地位,五道口才可以被称之为“金融黄埔”,五道口人才可以实实在在的成为“金融急先锋”。那么,一旦五道口与时代同步而行,甚至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时候,五道口的风光是否还能依旧?
      所以,对于改变,我们总应该去欢迎,而不是惧怕和抗拒。不管这种改变的结果是好是坏,但五道口至少需要敢于“改变”的心态。其实,无论是从历史的沧海桑田还是从众多现实案例的波澜起伏来看,每一次的大变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多的契机,尽管这些机会恐怕难以让人把握。历史上但凡期间经历过变革的朝代,总能带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总能让其延续更长的时间;企业也是这样,五道口也必然是这样。我想,如果五道口从不思变的继续这样运作下去,其历史恐怕也会缩短很多年。到时候,不用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也不用说“清华五道口学院”,也不用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恐怕我们会真正的没有了可以归依的母校。所以,无论它变了之后叫做什么都不重要,而是希望在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她的的确确的是在改变。
      也正因为改变,处于下一次变革中的道口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才有可能面临更多的机遇,虽然你们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只有在这个变的过程中,你们才有可能突破以前的框架和圈子,使得五道口的“圈子”外延不断的被拓宽。不过,也正因为改变使得我们不知道未来,道口曾经在金融界的坐标也要开始变得游离,你们需要自己重新寻找自己在金融界的坐标。恐怕,以后的五道口人不能只将道口生活停留在为了一个“offer”的层次之上,因为时代的变迁,五道口的改变终将决定道口过去的辉煌只会让你们从中受益越来越少。古人有话说,富不过三代。道口人要想真的一直这么“富”下去,只能靠自己,而不再是那种具有“依赖”特质的所谓优势。你们唯有在改变中“逆水行舟”,把握住其中的机会,你们可能将成为新一代那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人才,成为新一代“金融急先锋”!反过来想想,当五道口和清华合并之后,以后你们也算是半个清华人的时候,恐怕也最终难免成为“没落的贵族”!不过,我始终相信道口人的能力,或许五道口的改变又意味着——新的时代里正在造就新一代道口人!
      为此事,我们或许会伤感一时,但是也不必太过伤怀,“变”相对于“不变”来说,对于五道口始终是一件好事,在变的过程中,如泰山压顶般的重任也就落在下几届道口人的身上。真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啊,敢问五道口路在何方,其实,它真的就在你们脚下!
     作为一名道口人,对于道口的过去,我深感自豪,对于她的未来,我依然看好。但是,我只想说,哪怕道口没有留下我的身影,但我曾经来过!
    变成清华人是没落?  太搞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01:24:03
2# hanneke 不知道的不要乱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09:10:51
好文,谢谢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09:26:58
那个作者写这么干嘛,怎么发展还要看以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09:36:10
道口不好,不可能好,你们不信,非要像我一样上了类似的当你们才后悔,记住一句话,不买贵的,只选对的!真的,由于行政干预因素和信息不对称,高价真的不代表高质,真的不代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0-12-7 12:21:27
6# lisamm 千万别告诉我你是道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7 17:30:52
2# hanneke
这位同志不了解不要乱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0:02:11
8# jacka8581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0:03:17
8# jacka8581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13:23
还是去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15:51
哪怕道口没有留下我的身影,但我曾经来过!
有气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33:07
好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45:51
好像在改革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50:15
确实很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53:19
那我们协和并入清华也是没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56:04
难考就说明其优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8:58:26
任何事物都有繁荣、衰败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9:02:09
想考道口,希望能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9:24:54
变吧,迟早会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9:26:08
我觉得作者是说 现在的氛围比较功利,都想着有个高薪的工作 ,而淡定搞学术,为了金融事业献身的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9:34:14
不会吧 我这还打算报考呢 这部就没意义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09:40:51
五道口还需要路吗

它自己就是一条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00:15
好文章,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00:21
道口真的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05:35
好文章,转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08:02
五道口并入清华,真的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13:32
没有发言权的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0:15:20
如果说道口学生有依赖的心态,我看不太确实,清华的学生不是也重视并且愿意利用校友资源吗? 不过道口现在教学硬件落后、学术气氛太差这是 事实,不过这里只是给你个平台,要想以后有好发展还要看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