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股市行情中市场中期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近期市场的调整仅是阶段性的洗盘。短期看,多板块回升以及资金面回笼之际,市场调整接近尾声,但双节临近,市场成交萎缩,节前或难有较大的变盘,建议持仓观望的同时,逢低适当进行低吸和加仓。
  没有太多的意外,国庆节前最后几日,市场以低迷的成交和震荡的表现收尾,也再次对历史的规律进行了验证。不过,既然说到历史,我们回顾了近10年来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以及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有一个小小的发现。
 
  过去十年,节前总体是缩量,而且节后首日上涨概率超过80%,多数情况跳空高开,而如果节前成交极度萎缩(达到阶段最高成交的30%-40%基本调整结束)。当前两市成交极度萎缩达5000亿出头(7月7日最高成交近1.8万亿),萎缩至阶段最高成交30%-40%水平,节后也很容易出现跳空上行。
  所,结合此前基本面的支撑以及市场和资金面的回缓,市场节后出现回暖的概率大增,建议投资者继续逢低低吸,挖掘节后的“红包”。
  而说到节后的“红包”,我们认为,多方提振下,节后或有如下几类“大红包”?
  1、基本面上,经济景气度加速回暖
 此前,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3.200,0.00,0.00%)称,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V型反弹的基础上继续上升,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速可能在5.1%左右,比第二季度高1.9个百分点,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升至5.6%。此前,国务院还提到,第三季度的增速将明显快于第二季度。
  经济景气度的快速回升,对于周期类标的是正向的提振,无论是估值的修复还是补涨的需求,都显得合情合理,最主要的是,当前的性价比较高,比较适合仓位配置;
  2、行业上,三季报预喜行业受益
  早前,中国银行(3.200,0.00,0.00%)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 V型反弹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预计第三季度 GDP增长率约为5.1%,比第二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而第四季度增长率可能达到5.6%。而且之前国新办也提到,当季第三季度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第二季度。
  历来,季报的炒作都是没有缺少过的,对于半年报业绩良好的标的,在三季度预告持续向好下,可重点关注,短期对股价的提振是大概率事件。
  3、其他机会上,资金回暖下成长股的机遇
  911前一周,机构基金通过ETF进入股市。上周指数持续回调期间,公募和私募持仓增加,逆势“抄底”。从干预部门来看,技术和消费者占大多数。也就是说,机构基金依然看好节后市场,持续调整后,相对充分调整的技术和部分消费品种,或者机构基金继续关注的对象,也是投资者可以继续追踪的对象。
  在911之前的一周,机构资金借道 ETF进入了股市。和上周一样,指数持续回调过程中,公募及私募仓位增加,逆势“抄底”,而从介入板块来看,科技及消费板块占主导地位。这就是说,机构资金对于节后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并且在经历了连续的调整之后,之前调整相对充分的科技以及一些消费品种,或者机构资金继续关注的对象,也都是投资者可以继续跟踪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