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Brandonp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前几天在空间写的,在这里贴出来---------------------------------------------------------------------------------------------------------------------------------------------------------------------------------------------------------------------
下面是刚看的
一篇文章。很赞同它的观点,最好的结果是房价现在停滞或缓慢上升,从而让工资追上物价,慢慢消化泡沫。最坏但可能性最大的结果是短期内(一两三年内)报复性上涨,然后顺便把中国经济给葬送掉。考虑到**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地方**对土地财政的重度依赖和近年来一系列房价越调越高的拙劣的房产调控政策(并且目前依然如此),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的确是最大的。
如果第三种情况(短期报复性上涨,直到毁掉中国经济)将会出现,那么买房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动用两家储蓄按揭购房,用来自住的人。到时很多人就会从房奴转型为负翁
-------------------------------------------------------------------------------------------------------------------------------------------------------------------
原文:
从一年来市场和政策的激烈博弈来看,未来中国楼市将有可能出现三种走势:
第一种情况:楼价猛烈上涨的势头被真正遏止住,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比如10年以上)保持滞涨或极其微小幅度的上涨。随着这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楼市的泡沫被自然地逐渐吸收。这是一种股市上常听见的所谓“
以时间换取上涨空间”的走势,也是我
所能预见的最乐观和稳妥的一种结果。
第二种情况:经过更长时间的僵持以后,假设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宏调政策,开发商终于难以继续支撑下去,
楼价开始松动,之后便出现如大多数激愤的网民所希望的一落千丈(例如跌去一半、甚至70%以上)。我认为,考虑到中国各级**对楼市的高度依赖及它们对市场的操纵能力,网民们想要看到
这种一旦情况发生的概率恐怕是很低的。不过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短期内将是一个相当痛苦的“挤泡沫”的时期,很可能整个中国金融系统都将深受其累,进而带动国民经济产生不可预测的可怕收缩。但长期来看,这对经济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刮骨疗毒”式的医治,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健康的经济肌体。
第三种情况:经不住利益集团的有力游说及对所谓“经济二次触底”和银行坏帐率增长的强烈担心,在地方**的不断施压下,中央对楼市的调控再度松动。其必然结果是,
楼价经历一年的短暂蛰伏后再度呈现“报复性的强劲反弹”。我个人认为,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离整个中国经济的未来被彻底葬送不远了。因为一旦调控再次失败,那么等于向市场传递这样一个清晰的信号:政策调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效的,中国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加之两年来因“保八”和“救市”的政治需要而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充溢市场,以及投资者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国楼市一定会再次陷入新一波疯狂的上涨之中。但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如果你用把新的泡沫吹得更大的方式来解决旧的泡沫问题,结果只能是一旦泡沫破裂贻害无穷。在我看来,那种想通过进一步刺激楼市来拉动经济、缓解金融风险的策略,简直就等同于用海洛因去医治鸦片上瘾时的病痛!
从最近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风向和市场信号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三种、也就是最坏的一种前景成真的可能性正在令人忧心地急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