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609 4
2010-12-11
根据我国的期刊分类标准,对于每一种学术期刊而言,一般来说只是覆盖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例如经济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两本刊物,分别将经济学理论实践和政治学理论实践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仅此而已,完全没有限制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的意思,恰恰相反,作为杂志也不应当限定一种固有的风格.
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很多学术期刊非要那么强调自己的"个性",一定要根据主编人或某个实权人物的口味来决定取稿方向,例如为什么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理论两本刊物非要在选稿上各搞一套自己不成文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自己的门派之见.有的人说期刊各有特色不是好事吗?但我觉得未必是这样,每本刊物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读者群,如果过于偏执己见,对繁荣学术研究及增强读者学识修养及知识视野有何益处(说的不好听一点,只能培养一批偏执狂,而非学识广博之士)?对作者来说更是倍加挑剔,造成投稿的困惑与盲目,实在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强烈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荒唐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1 13:21:06
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

为何一定要消除不同期刊的独立风格与偏好呢?取消专业化与分工有何效率可言?

就像要有关部门强制大家非得穿同样的衣服?或者每人必须买所有颜色的衣服?

至于说,对繁荣学术研究及增强读者学识修养及知识视野的益处,回答很简单,楼主不能自己挑着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1 13:29:38
怕是很难实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1 13:30:02
怕是很难实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1 16:49:34
那如果这种无组织的偏好导致 出现学术研究盲区怎么办?即有一片盲区是任何期刊都不愿意涉足的,但却是学科发展所必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