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一流的北大清华与中国的崛起
oK"Wr+J {
作者:田华寄托家园s1PN%G0DI?6L
2006伊始,自称为“在美国做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薛涌先生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言下之意:中国的其它重点大学将被扫为三、四流大学,非重点大学将被扫为不入流大学了。
近日,官方的新华社在首页连续发表专稿《北大清华地位遭冲击 优秀生为就业转投香港》和《北大清华“遭弃”缺少了什么精神?》。相信中央高层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是不是问题闹大了?
.gter.netF&{:t%L f$y2oHA
究其时机,眼下正是香港高校在内地面试、录取的时刻,据报道,参加香港高校面试的北京考生几乎都同时报考了北大、清华。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眼下的高考优秀生源争夺战中,北大清华将成为这场争论的陪葬品。"C o8`rKU)q E
q4P8I{R!b x}
究其动机,其实最难琢磨的还是官方的动机。但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为高校改革做舆论准备,改革的方向极有可能是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ZF对“211”工程和“985”三期的拨款额度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鼓励有志青年走进香港、了解香港,以便将来更好地治理香港;
四、促进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院校深刻反省。bbs.gter.net6|$R9tX4eDH @
至于争论的内容,多半是人云亦云,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怀揣不同的目的,都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有一点基本事实是无法动摇的:香港几所大学欲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同时将内地的其它重点大学扫为三、四流大学,非重点大学扫为不入流大学,这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北大清华每年都从香港招到非常优秀的新生,包括一些“状元”;同样地,香港高校在内地招到优秀的新生,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将香港和内地学生正常的交互选择上升到两地高校你死我活竞争的高度,是一种心理狭隘的表现。如果这场讨论的背后是香港高校暗中炒作,近期内肯定有相当的考生受到蒙蔽或误导,但从长远来看,对香港高校本身未必有利。|留学|签证|TOEFL|GRE#A;F`$A&u'B P\O
作者曾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以下简称“国大”)就读,并对香港高校有相当的了解。国大的同学也经常讨论过这样的问题:首先,国大跟香港高校相比如何?回答是国大略胜一筹,至少是不相上下。都是以国际的视野来办学,ZF投入大,硬件佳,师资几乎都是从国际上引进的。第二个问题,国大跟北大清华相比如何?回答是硬件、师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ZF投入方面北大清华正在迎头赶上,生源方面北大清华优势明显。(q+U&DO] |D;tS+B
但是,这些比较并未触及核心部分。道理很简单,新加坡没有“两弹一星”,没有载人航天,没有杂交水稻,没有南水北调,没有三峡工程,没有青藏铁路;更没有十三亿人口,没有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社会、生态环境。香港特区更加简单:不用向中央ZF纳税,中央ZF还经常向特区“送大礼”,香港特区居民凭着失业救济金或退休金就可以在深圳过上非常优越的生活,等等。所以,新加坡、香港高校的教师就很单纯:只需发表文章(“PAPER”)就可以了,一切科研均以发 “PAPER”为取向,因为有了“PAPER”就可以做“FACULTY”,就可以拿到“TENURE”,就能保住位子,于是就有了票子、房子和车子,就有了“PHD”或“POSTDOC”,就能当上“老板”。作者在学术界也混了很多年了,“IMPACT FACTOR” 为3.0以上的“PAPER”也发表了不下十几篇,但只有我以前的导师和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平心而论,这些东西全是垃圾!同行也在发表垃圾 “PAPER”,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两弹一星”和“PAPER”,当然前者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有意义。离开尖端的科研项目去谈科研水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C+k:c i%|:Z;l R
寄托家园m N oQ*}
言归正传,大学间的比较,其核心部分在于该校培养的毕业生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贡献程度,从这个意义上看,香港高校拿什么来跟北大清华比?香港高校作为中国的地方性高校,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这是香港高校实事求是的定位。有个香港高校自称是“培养领袖型人才”的大学,人们有理由相信,香港需要大批企业领袖,但作为全中国的领袖,看来人们仍需漫长等待。有人说北大清华在吃“老本”,持这种看法的人既缺乏基本的历史观,又没有客观的未来观。北大清华曾经培养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才,他们当中有些人现在继续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北大清华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获得国家的反哺。此外,既然相信北大清华在吃以前的“老本”,为什么不相信他们未来仍然可以吃现在的“老本”?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实上,“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的说法,以其说是炒作,不如说是香港高校为了摆脱自身作为中国地方性高校而做出的最后努力。这正如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一个地方性无名小辈想成为江湖老大,最捷径的办法是铆上江湖上公认的老大。但是,高校不是江湖,要靠实力说话的。|留学|签证|TOEFL|GREc;J;D)n;A [Z
bbs.gter.net7?I,s2YmaLt]5TCK
事实上,今天的北大清华离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更远了,而是更近了。为什么离世界一流大学越近,外界的噪音越大呢?这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正如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敌对势力的“威胁论”、“妖魔化”一样,是不绝于耳的,但是,无法阻挡这一历史潮流。中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的崛起;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就谈不上真正的崛起。其实,北大清华走向世界一流的过程跟中国的崛起过程是何其相似!媒体对北大清华的特别关注,各种势力的挑拨和冷嘲热讽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某些势力还相当阴险,他们知道,要断送北大清华的世界一流之路,必先断其优秀生源,正如某些国家欲遏制中国崛起,必须控制中国的能源通道,道理是一样的。然而,活跃在国家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数十万杰出校友,成为北大清华地位不可憾动的“核武器”。世界一流的北大清华,人们应当有理由寄予厚望的。|留学|签证|TOEFL|GRE7_io%Ba%U
尽管这样,北大清华应该以宽容的气度面对这场争论,不惧竞争,勇于反省,并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些背后的炒作予以揭露,对全部的恶意中伤予以抨击,以正视听。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外国大学一些最本质的灵魂性的东西,这其中包括学术自由、思想的自由、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办学成功的经验。(据新华社《北大清华“遭弃”缺少了什么精神?》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6-07/02/content_4776826.htm),理直气壮地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或政策投入。香港大学不就是有钱吗?如果有钱就能解决问题,新华社网站讨论《北大清华“遭弃”缺少了什么精神?》不是显得很苍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