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lon 发表于 2009-7-11 14:40 
princemlk 发表于 2006-7-11 18:55 
以下是引用fox_liyang在2006-7-10 22:02:00的发言:上涨容易,下来就难了.就算政府强制降恐怕也效果不大.比如药价虚高的问题,国家最高限价以后,中间商嫌利润低,不再代理,厂家不得不减少生产造成突然缺货.同时因为那些平价,低价药店的出现,"正常价"中间商威胁厂家不得给平价,低价药店供货,否则将联合抵制.真正的是强势到可以联手抵制药价改革.房地产也类似,消费者总是弱势,而且人们大部分预期会涨,加紧投资买房也推动着房价的新一轮上涨.
买房者的急于购买,是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城市人口的增多,而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才是长期房价上涨的本质原因;
如果政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努力,房价的大幅上涨仍旧是必然的;
因为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最底线——将是房地产市场上的“均衡价格”
“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才是长期房价上涨的本质原因”,这个论据不能成立!!!
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指标是所谓房价收入比。即一套住宅的总价格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那么,什么样的房价收入比才算是合理的呢?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而在经验世界中,美国的这个比例是3:1;日本是4:1。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是大约在10~15:1。任何地方的地价都不能长期脱离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2人,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德国的这个数据分别为336、478、338、238、230。即使沿海的13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也不过每平方公里407人,与上述几个国家相比并没有本质差别,如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日本、韩国和印度,如日本山地、丘陵占3/4,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超过了1300人每平方公里。另如考虑我国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多层和高层建筑里,而德国和英国人口大多居住在低层或独栋住宅里,我国人均居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要远小于德国和英国。所以虽中国人多,但地并不少,人多不是房价肯定上涨的理由。
土地紧缩后,土地供不应求。事实并非如此。如“土地供应不足”传闻较多的北J,国土资源部介绍,北J2004年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成交土地总面积437.71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3%。北J市仍有约5900万平方米的存量房地产土地有待盘活。开发商制造这种真实的慌言,不过是想让消费者接受高房价。
也许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50年,不考虑通货膨胀,房价确实只涨不跌。可是长期看涨,并不等于只涨不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只涨不跌的,不管有多少看起来充分的理由。日本是个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而且三分之二是山地,所以当年举国上下都认为房价没有理由不涨。结果最高峰时,东京及周围三个地区的理论地价超过美国整个国家的地价与在纽约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净资产值之和。结果日本从1990年起房价连跌14年,跌到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拖累了整个日本经济。
另外,有帖子言: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会托市。这个也纯属胡言。日本政府不比中国某一地方政府有钱吗?就是香港政府,也远比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有钱!当日本与香港的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难道日本与香港政府希望房价下跌吗?商品的价格涨跌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房价下跌的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是无能为力的。
----以上观点,选自《改革纵横谈》
很同意上面的观点,个人认为在未来2—4年内。房价必然下跌,市场有市场自身的规律,没有任何东西只涨不跌,更何况是有着强烈投机需求的房地产。即使政府想有所作为也难以抵挡市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