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3 0
2010-12-13

三年央票黯然退场 准备金率上调成行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0年12月13日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备受央行青睐的数量型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减弱。
      12月9日,3年期央票并未如期登场,央行只是低调发行了比上次增长40亿元的3月期央票。这标志着3年期央票在重出江湖8个月后再次暂停。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窗口——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出炉的前夕,公开市场操作这一常规回笼工具的部分退出,是否预示着新替代工具的祭出?谁又能将担此大任?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
      业内人士倾向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因为从历史资料的显示来看,3年期央票的停发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一定的相关性。“从3年期央票缺席的角度来看,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比加息大些。”而且受制于高企的新增外汇占款以及通过加息抑制通胀效果仍需观察等因素,年内加息的概率有所下降。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12月9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过程,只有抑制了流动性才能停止。而加息是一次性的结果,今年预计会有一次,明年会有3次。3年期央票的停发只是一个暂时性现象,并不意味着央行就要放弃公开市场操作这个工具。未来一两周内,最晚明年年初还会重启。
      果然,在12月10日晚6点,央行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尽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弱了短期内加息的预期,但就长期来看,加息预期依然存在。
      “就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很高了。2010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历史高位,上调空间有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上脆弱的资金面情况短期内已不能再承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重。
      为了增大回收流动性的力度,今年4月初央行重启了3年期央票的发行,其发行状态一般为周四发行、隔周发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年内3年期央票发行共计17期,累计冻结资金规模达到了1.03万亿元。
      但从10月份央行加息后,3年期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幅度越来越大,机构对其购买兴趣渐显冷淡,央票发行规模萎缩,回笼资金的功效锐减。当前发行的1年期、3月期和3年期央票均曾跌至10亿元的发行地量。
      “央行并不想在操作过程中给人以利率上升的印象,但不提升央票利率,市场又没有购买的动力,而提高央票利率,又会造成事实上的加息,从而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所以,央行只有暂停发行。”王剑辉说。
      在央票发行不畅通的时候,要继续回收流动性,央行只剩下了两种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只有加息,才能提高央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收益率,缩窄一二级央票利差,保证公开市场操作日后的正常运转。
      从这个角度而言,加息成必然的趋势,不过是时间点的选择而已。“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暂时措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是早晚的事。这一点市场已经没有异议,关键是在哪个时间点的问题。”郑超愚说。
      尤其是目前央行面临着更大的对冲压力:一方面,近期汹涌流入的外汇占款的回落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根据经验,12月份财政存款投放力度将会很大,有机构甚至预言期间将释放超万亿元的资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