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70 1
2010-12-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多数机构普遍认为,由于央行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随之而来的2011年货币增速与信贷增量也将比今年有所下降。 华夏基金认为如果要“防通胀”必然要求控制货币增速,宽松的货币环境或将终结。今年的货币信贷整体依然是比较宽松的,从M2增速看,今年超过了2002到2007年的平均水平。在连续两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强劲增长和通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回归到正常化的轨道,2011年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从紧。 瑞银证券判断,2011年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人民银行会为明年的信贷增长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约为14-15%左右,低于今年的19%。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明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明年的货币政策会是中性偏紧一些。为了平衡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两个目标,明年新增信贷在7万亿元以上为好。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明年M2或定为16%至17%。他表示,**防通胀,首先就会调控“货币”这个总龙头,当前由于通胀走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将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下,推论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会定为8%左右,而M2增速可能定为16%至17%。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2011年是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一年,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一年,但我们不可能一下子陡然达到心中预期的目标,M2的增幅要是按照稍微消化过去的货币供应量来说是13-14%,一下子控制得这么低不太可能,她预计明年M2的增幅为14-16%。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预计,央行明年的信贷增长目标上限将设置在7万亿元,M2增长将落在15%或16%。 众多专家基本上对2011年货币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X没有异议,而具体的货币增速的预计出现差异,主要源于对2011年经济增长、CPI的预测不同以及对于X的取值有不同预期。 关于2011年的GDP与CPI增速,业界已有不少估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2011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放缓,但次季度将有所回升,料2011年GDP 增长9%左右,2010年增速将可能达到10.3%。至于CPI方面,料2010年升幅略高于3%,2011年则会升至4%左右。 摩根大通将2011年中国的CPI 升幅预测由此前的3.8%调高至4.3%。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未来的数个季度里稳步加速,并进一步扩大内需,而出口将呈现稳定增长,料2011年实际GDP 平均增长在9%。 美银美林预计2011年GDP增长9.1%,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2012至2015年间增长可能逐步降至9%、8.5%、8%和8%。通胀方面,2011年上半年可能在4.5至5.5%,下半年将放缓至约4%,全年通胀4.5%。 瑞银证券在最新的2011年经济展望中指出,中国2011年GDP增速将下降至9%,2011年CPI通胀率将会有所上升但仍然可控,达到 4%-4.5%。 而在12月14日举行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CPI总水平涨幅4%左右。综合比较而言,2011年货币投放增速据此估计较为合理。 至于X,2008年年底国务院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做了明确界定:货币投放增速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具体地,当年的“金融30条”已经将货币投放增速具体化,让市场充分预期,而不仅仅是总量控制,总体而言,采取的是典型的弗里德曼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 按照货币主义之父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理论,货币供给总量增速应该就是GDP增速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这主要是基于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所倡导的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情况所采取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弗里德曼强调“有预期的货币供应”,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GDP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其建议是: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做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数量则应是货币政策的惟一最佳选择,即根据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制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而为体现经济的政策刺激作用,我国货币当局上调了最多4个百分点的货币供给增幅,充分体现了积极的政策刺激手段。 而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下阶段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健”。具体到货币供给的增速,应等于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再加上X,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X处于3至4个百分点之间,则在“稳健”的基调下,X应小于4个百分点,可能更接近3个百分点,故根据2011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以及4%左右的CPI总水平涨幅,2011年货币供给增速应小于16%,位于15%左右。进一步结合经验上的比例,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规模可能位于7万亿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5 16:06:27
欢迎各位讨论X的取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