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本版有大量讨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帖子,鉴于在下对于供应链金融有些了解,因此响应斑竹号召,简单谈一下个人对于供应链发展的看法。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推出的一项新产品,一些机构专门对该项业务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得到大力推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金融服务的供需走向平衡,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力度也得到加强。随着中小商业银行不断成立,随着我国货币流通体系逐步顺畅,我国金融抑制的状况不断得到了改变,于是接受金融服务的对象逐步从以往的大客户、垄断客户逐步拓展到大量的中小客户。这些中小客户与大客户相比,在规模、获利能力、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换句话说,这些客户本身的信用风险是比较高的。那么此时商业银行的做法只能是两个,一是提高利息,二是通过降低金融产品风险来降低债项风险,在我国利率市场尚未放开的状况下,就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实现,此时供应链金融业务正好应运而生。
第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流通业的需求,拉动了该项业务的发展。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经济的发展在于交易的增加,而杨小凯的分工理论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经济越发展,产品、要素的交易都将大幅增加。因此,经济水平的提高,流通服务业也将大幅度提升,而为流通服务业量身打造的供应链金融也自然能够获得相关主体的青睐。
第三,金融业对于产业的控制与依赖,必然要求二者相互融合发展,而供应链金融正好体现了这一融合趋势。金融业是逐步从产业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资金服务的行业,这就决定了金融业的发展一定受到产业的约束,例如在资金规模、业务创新上、股东控制等。但另一方面,金融业在成为独立的行业后,又需要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供应链金融业务相比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话语权明显提高,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更加全面和深入,正好适应了二者的产业融合。
上述是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仅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