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创业板指数盘中一度刷新历史新高,不过尾市跟随大盘快速跳水,创业板指数也未能独善其身。分析人士指出,自身具备的高成长性、当前通胀高企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成为近期创业板持续走强的主要因素。不过,市场整体环境对创业板的影响不容忽视,个股分化难以避免,故筛选真正的优质品种进行布局尤为重要。
创业板盘中刷新历史高点
本周三创业板指数一度震荡走高,并在盘中创出历史新高1224.05点,不过午后跟随大盘快速下跌,最终收报1211.80点,下跌0.55%。个股方面,
华谊兄弟、
南风股份和荃银高科涨幅居前,分别为8.30%、3.74%和3.33%。
虽然尾盘跳水,但是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显示出创业板上涨动能依然较为充足。实际上,自10月下旬以来,创业板走势一直较为强劲,特别是面对解禁以及大跌后,创业板的表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按照总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11月12日大跌以来全部A股累计下跌6.24%,而创业板却逆市上涨了5.17%,11月下旬更是不断刷新收盘点位的历史新高,充分反映出主力资金对创业板的高度认可和追捧。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由于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还处于“孕育期”,因此业绩短期难以释放,静态高估值在所难免。按照整体法并剔除负值,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19倍,而创业板高达76倍。不过相对成长性来说,创业板估值也并非“高高在上”。据统计,创业板2011年的预测PEG为1.09,而全部A股为1.25,中小企业板为1.21倍。可见,相对净利润增长率来看,创业板的估值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