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985 5
2010-12-18


前段日子,新浪博客推出了一个栏目,叫做写影评,打开新浪官博的链接,发现其中整好有一部电影,是我刚认真看过,并且认真写了影评的。《肖申克的救赎》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把这部经典的电影用文字来再现,确实费了我一把功夫,这篇长文留给大家见仁见智。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年十二月九日

构思这个题目时还是十一月末,为了写好这篇观后感,特意又

重温了这部好莱坞的十大经典影片,并从网上搜罗了有关这部影片的不少信息,我试图把这部影片的一些精彩片段用文字的形式再现,把其中的一些片段重新整合,当然中间会穿插进不少我观影的感受,希望能与读者们在文字上深入分享这部经典影片。

《肖》剧初看时,让人琢磨不透,很正常,因为这部电影是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

剧中穿插、设计了诸多的伏笔,埋伏在影片的各个角落,不经意间抖落出来,粗心的观众未必能尽知,以至于粗看此部电影时,会对主人公的一些举动感到丈八金刚。此部越狱题材的影片,把主人公脱狱的情节隐藏得很深,只是通过分散在影片各处的细节将主人公准备脱狱的真相隐晦地告诉观众,故事设计了诸多的悬疑,自然令初看此片的粗心观众不易看懂。而且影片到底要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深深地被作者、编剧所隐藏,主人公蒂姆·罗宾斯和配角的饰演者Freeman的演技出神入化,与整个故事融为一体,令此片更为扑朔迷离。也许,这正是此片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监狱的生活是常人所不知的,而以监狱生活为题材是本片的第一个看点。监狱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等,《肖》剧中有“能买到一切”的瑞德、性**的“三姐妹”、凶狠残暴的狱警、贪婪的典狱长诺顿、被“体制化”了的卖书老者老布、少不经事的摇滚青年汤米、本片主角,在炼狱中获得新生的银行家安迪。这些隐匿于黑狱各个角落的角色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观众多有猎奇的心理,看惯了主流意识影片、阳光下影片的观众有强烈的换口味的冲动,而这部反映社会阴暗面、揭露社会丑恶、讲述狱中鲜为人知生活的“另类”影片刚好迎合了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的胃口。后来的越狱题材影片《越狱》热播,片商正是抓住了观众猎奇心理,赚足了票房。

各色主流社会见不到的人物的轮番亮相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另一亮点则是狱中不为人知的生活,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良民,都没进过监狱(笑),对于监狱的印象多只停留在偶过监狱门口时,门外站岗的兵士和不同于周围环境的肃杀的气氛,更多的了解是通过影视、文学作品。

监狱是国家用来囚禁罪犯的场所,捍卫国家法律的机器,里面关押的多是社会中的一批极端分子,这些分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均是异于常人的,但是这些犯罪分子的独特经历已能吊起观众的胃口,而在狱中的生活更是普通人所急于了解的。

对监狱题材影片的好奇是本剧的又一大看点。影片开头第一幕就是主角安迪在夜晚醉酒后企图枪杀偷情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简要介绍了主角安迪的犯罪经过,故事便是从这样一个“杀人犯”开始的。

第二幕是安迪因犯故意杀人罪入狱,肖申克监狱内警笛大作,瑞德等一批老犯人的目光聚焦在监狱大门处,用戏耍的眼光打量着这批新入狱的“菜鸟”,并打赌谁会在狱中的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在众犯人中看到了一脸贵族气的安迪,把保押在安迪身上,赌注是三根香烟。

第二幕打赌的场景令观众们看到了狱中老犯人对新犯人的冷漠,打赌的场景也许令观众觉得有趣,可是这一幕却暗示了新犯人在狱中难熬的第一夜。

紧接着第三幕便是菜鸟们入狱后的第一夜,囚牢内的灯关闭后,一个胖乎乎的犯人首先哭了起来,惊扰了狱警,在狱警对胖犯人屡次劝说无效后,将胖家伙拖出了牢房,一顿毒打,入狱的当夜即一命呜呼。而安迪却挺过了这难熬的第一夜,让瑞德输掉了三根香烟。

狱警毒打犯人至死的一幕,荧幕前的观众看了后想必会心惊肉跳,肖申克监狱的可怕在片头就深深投在了观众的脑海中。

第四幕是二日犯人就餐时,安迪在米饭内发现了一只蛆虫,不禁令安迪作呕,而老布却向安迪讨来了这只蛆虫,得到这只蛆虫的老布显得异常高兴,随后敞开上衣,上衣内侧口袋内的一只鸟儿即张大了嘴巴,老布将这蛆虫投入了鸟儿嘴巴内,并对安迪说:“杰克说:‘谢谢你!’”一种美国电影里常见的幽默,观众看了此场景后必会忍俊不禁,一个有趣的老头。

第五幕是安迪向瑞德要一把小铁锤,起初瑞德以为安迪要用这把小铁锤越狱,可安迪告诉他:“等你看到这把铁锤后,就知道它能不能越狱了。”随后安迪离去,在站满了犯人的狱中操场闲庭信步,偶尔俯身拾起地上的石头,并仔细端详。这一幕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安迪对石头的喜爱,为后面说安迪由墙壁石头掉落而发现牢壁松散的构造打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剧本的作者和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入微,剧中的诸多场景前后呼应,仔细品味后会发掘出这些呼应的场景。

第六幕是犯人们在狱中观看电影,安迪观察到狱友们特别喜欢剧中人物海华丝,于是来到瑞德面前,问瑞德是不是什么都可以买到,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安迪问,可不可以搞到海华丝,一语问住了正为海华丝所倾倒的瑞德,瑞德沉默片刻,随即明白了安迪的意思,答道:“certainly!”

安迪正秘密实现着自我的救赎,购买小铁锤是第一步,而买海华丝的海报是第二步。安迪入狱后一系列举动,用心观看的观众肯定在猜测着这些举动背后隐藏的玄机。

第七幕是有关“三姐妹”的,一身贵族气的安迪吸引了“三姐妹”之一的Bogs的注意,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在监狱这样一个扭曲人性的地方,像类似于“三姐妹”这样的鸡奸狂存在不足为奇。于是就有了后面,在安迪落单的角落被屡次鸡奸的场景。(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8 17:05:23
1# bingmayong

《肖》剧将社会中敏感的一面赤裸裸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它在告诉人们,在光鲜的社会表面背后,隐藏着多少龌龊与黑暗。《肖》剧告诉人们,在监狱这样一个社会的阴暗角落时时在上演着人性沦丧的一幕幕。

在后来的一次为楼顶刷沥青的场景,让狱友们见识了安迪的勇气和才华。他敢于走到残暴的狱警面前,告诉他如何合理避税,并在被狱警推至高楼边缘时敢于与狱警谈为他避税成功后的条件,就是请安迪的狱友们每人三瓶啤酒。

当然安迪做到了,狱友们喝到了安迪用性命换来的啤酒。安迪看着狱友们喝着啤酒,脸上散发出灿烂的微笑。微笑掩盖下的安迪正在慢慢实现着自己的脱狱计划。在赢得狱友们佩服的同时,更换来了狱警的重视。第八幕。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表面看去蒙太奇的电影手法,实则仔细观看个中的联系,会发现这一幕幕的场景是紧密串联在一起的。

安迪又买锤子,又买海报,狱警查狱就不会查到吗?安迪的工具能在戒备森严的狱中藏匿吗?当然作为好莱坞的经典影片,对这些细节的处理是周密的。第八幕安迪与狱警的一次交锋,取得了狱警一定程度上的信任,为以后安迪藏匿工具作了铺垫。

典狱长诺顿亲自查狱,发现了安迪牢房中雕刻的石制棋子和大幅海报,但是仅当作了安迪狱中的娱乐活动,并未没收和深究,于是安迪的惊天秘密得以掩盖。诺顿查狱的一幕有对安迪所看的圣经的描写,而这本圣经正是安迪藏匿锤子的所在,在这里又提早作了铺垫。而且用这个细节讽刺了典狱长诺顿。第九幕。

事态的发展朝着安迪所预想的方向前进。安迪的财务本领渐渐为典狱长所知,于是诺顿安排安迪为自己打理财产,后面的故事情节显示诺顿用手中之权收受贿赂,而安迪在银行界的从业经历被诺顿视为洗钱的绝佳人选。由于诺顿对安迪的依赖,因而安迪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随之放松了对安迪的警惕和检查,这就更为他加速实现自己的计划创造了条件。第十幕。

第十一幕是剧中的另一个重要支线人物—老布,就是影片开头用安迪饭中蛆虫喂鸟儿的老者。一日安迪来看老布,发现老布用刀子顶住了狱友的脖子,在安迪的一番耐心劝说下,老布才拿开了尖刀,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老布刑满释放了,但他不愿离开这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监狱,他已经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家,产生了感情和依赖,用瑞德的话说,就是老布已经“体制化”了,不能再适应狱外的生活了。可是监狱并不管老布的感想,最终还是把他放了出去,老布依依不舍的跨出了监狱的大门,在外的生活很不顺利,日日为恐惧所萦绕,在一番痛苦的挣扎后,老布选择了上吊自杀,临死前在旅社的门廊上刻下了一行字:“老布到此一游。”场面凄凉、让人心酸。观众看到这里也许会为这个孤单而可怜的老头洒泪。

老布的死讯传到肖申克狱中,安迪决定在狱中为老布兴建一座图书馆,以纪念老布。在典狱长的许可下,安迪开始每周向州议会写一封信,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感动了州议会,拨款下来,建了一座颇有规模的狱中图书馆,并以老布的名字命名。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安迪精心打理这座图书馆。第十二幕。

关于安迪的独囚也有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安迪在狱中的广播室内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安迪躺在椅子上,关好了广播室内所有的门窗,脸上散发着舒怡的微笑。而此时此刻狱中犯人活动的操场,也许过了几十年牢狱生涯的老犯人都没有在监狱的广播中听过如此动听的旋律,纷纷停下手中的劳动,仰面望着天空,在茫茫的天空中寻找这天籁之音的来源。犯人们的神态、姿势各异,画面定格在此处,煞是壮观。

自然地,安迪受到了典狱长独囚两周的惩罚。

第二次独囚与摇滚小子汤米有关。当安迪渐渐适应狱中的生活后,那影片开头的警笛声复又大作,又有一批肖申克监狱的菜鸟入狱了,其中就有汤米。一日,在与汤米谈起他在狱中的经历时,提到了汤米以前的一个狱友,枪杀了一对夫妇,而法庭却判了一个银行家入狱,真正的凶手却蒙混过关。安迪听后,表情僵硬,转而冲出门去,来到了典狱长的办公室,他终于知晓了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谁,可以还自己清白了,但是诺顿怎会放过他,安迪是诺顿最佳的理财助手,而且安迪知道诺顿洗钱和贪污的真相。两人争执不下,盛怒之下的诺顿下令独囚安迪一月!从未有过这么长的独囚,而一个月时间满后,安迪依旧固执己见,又被独囚一月!第十三幕。

在安迪独囚的日子里,诺顿在夜晚把汤米叫到了监狱之外的一块空地,并问他是否确认安迪不是真凶,安迪是冤枉的,你是否愿意为安迪作证,无知的汤米回答道,愿意为安迪作证,于是就有了第十四幕,悲惨的一幕,典狱长将烟头扔到地上,并用脚碾碎,随之高楼之上一声枪响,汤米应声倒地,罪名是越狱。可怜的汤米就这样被典狱长杀害了。第十四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17:05:39
2# bingmayong

汤米的死对独囚出狱后的安迪造成了不小的震动,更令他看清了诺顿的丑恶嘴脸,也就更加坚定了安迪越狱的决心。从独囚牢中出来的安迪靠在肖申克监狱高高的牢墙墙根,与老友瑞德有了一次谈话,安迪的一句话令观众们印象深刻:“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安迪与瑞德约好,在瑞德假释出狱后,去到巴克斯顿大干田,在一棵橡树底下的石堆里有安迪埋藏的一颗奇石,奇石下有给瑞德的一封信,让瑞德去取。

安迪给瑞德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画景,在墨西哥芝华塔西欧太平洋沿岸,开一家小旅社,买一只破船,他在美丽的太平洋沿岸修理这只破船。安迪的表情庄重肃穆,似乎要努出毕生的气力。从长达两个月的独囚牢中出来的安迪似乎是在艰难的作着抉择,表情中透露出将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第十五幕。

安迪说出此番话、描绘出此番美景,一是点燃自己心中的希望,更重要的,他怕假释出狱后的好友瑞德步老布的后尘。

至此故事揭开了高潮的序幕,也接近了故事的尾声。

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保证了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凑,也制造了一系列的悬疑,勾引着观众如饥似渴的往下看。前面埋下的诸多伏笔,在高潮部分陆续展现。小铁锤、巨幅海报、绳索的用途和安迪的意图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作了一个交代。

原来,安迪拿到小铁锤后,在牢墙上刻字时,不小心从墙上划落了一大块石块,爱好地质构造的安迪发现了此处墙壁松软的结构,于是在买来的海华丝巨幅海报遮掩下开始在这里凿洞。日积月累,终于在他入狱的第十九个年头上,凿穿了厚厚的牢壁,看到了自由的曙光。

越狱的当晚,安迪在诺顿家中为他做好最后一笔账务,照例将文件放入绘有“等待主的审判的降临”的匾额后的保险柜中,为诺顿擦亮最后一双皮鞋,从诺顿家中走出时,安迪带好了诺顿那双锃亮的皮鞋和西装,将自己那双破旧不堪的皮鞋留在了诺顿家中,穿着典狱长的皮鞋,堂而皇之的走在牢狱中,有谁会在意那双皮鞋呢?

牢狱里熄灯后,安迪颤巍巍地、缓缓地攥起口袋里的绳索,黑暗中的安迪做着越狱前最后的准备,用塑料袋包好那副自己精心雕刻的棋子,踏上了灵魂救赎的最后一站。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在那个瑞德说是自己生命中最长的一个夜晚,安迪匍匐过在数不清的岁月中用自己双手穿凿的漫长的黑洞,来到了牢房外。瓢泼大雨马上浇湿了安迪的全身,可安迪浑然不觉,攥紧手中的砖头,在雷雨声的掩护下,奋力砸向下水管道,闪电耀过,映出安迪那苍白而扭曲的面孔。几声雷响过去,安迪终于砸开了,一股浊流奔涌而出。安迪用绳索将包裹紧紧的系于脚腕上,爬入这满是污秽、恶臭刺鼻的通向自由与光明的轮回隧道,经过漫长而艰难的爬行后,安迪终于爬出这轮回隧道,摔入一条小溪中,在暴雨和溪流中洗净身上的污垢,赢得了新生!第十六幕。

故事至此,似乎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可是前面还留有一些悬念和疑惑,比如瑞德是否最终去了巴克斯顿大干田找到了安迪给他的信,并最终与安迪相会在芝华塔西欧?安迪手中掌握的典狱长诺顿的罪证会否令典狱长得到应有的惩罚?

带着这些悬念故事继续往下发展,安迪成功脱狱后,来到存放诺顿存款的几家银行,用他一手缔造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的身份提走了诺顿上百万的存款,并把诺顿的罪证寄往了警察局。

随后,肖申克监狱又一次警笛大作,不过这次不是送犯人入狱,而是来拿恶贯满盈的典狱长诺顿。绝望中的诺顿看到了墙壁上老婆为自己缝制的圣经中的一段话:“主的审判即将降临”,畏罪自杀。第十七幕。

转而说瑞德,瑞德在回答完警察的提问后,被假释出狱。影片中共有三次关于瑞德假释谈话的片段,前两次瑞德总是在重复那几句话:“我已经认罪,改过自新了……”但结果总是“rejected”,而在思考了牢墙墙根安迪的一番话后,瑞德终于醒悟了,在第三次假释谈话中,瑞德一反以往温和的常态,情绪激烈、肆无忌惮,将对犯下罪行的深思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意愿寓于激烈的言辞中,结果却是“project”。

出狱后的瑞德来到老布曾经到过的旅馆,也渐渐的日日为恐惧所萦绕,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突然想起安迪曾经告诉过他的巴克斯顿大干田,生命中又燃起了一丝亮光,带着朋友的嘱托来到大干田,找到了那颗大橡树和奇石,还有奇石下面的一封信以及几百美元现金。于是瑞德怀着对墨西哥太平洋海岸阳光的期待和对好友的思念,毅然踏上了前往芝华塔西欧的征程。

在那个满眼碧海、黄沙、蓝天与阳光的太平洋海岸找到了正在修理破船的老友安迪。两位在狱中患难与共、饱经沧桑的老人终于相会在了那个梦中的海岸。

安迪帮助瑞德摆脱了“被体制化”的结局,瑞德与安迪同样获得了新生!第十八幕。

谢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19:26:32
非常精彩的电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21:36:52
经典的电影,看了好几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23:52:26
解读得还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