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72 1
2010-12-19
对于职业的最初的热情消失后,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职业生活中,我们看到明明有某种职业的人在另外的行业和领域不断触及,不是他们对此有什么兴趣,而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比如教师的文字中从来没有对教育的热爱,而是茫然四顾地在其他的领域“探索”,这本质就是职业倦怠的转换。以前有伟大的教育家,他们没有职业的倦怠,他们始终保持对于职业的热情,他们才能成为教育家。但是现在的教师早已丧失对于职业的热爱,他们教书是因为没有其他的能力,而不是职业的热爱,教师在10内海没有在教育上有所建树,他一辈子也不会有所收获,因为大多数的人在三年后就进入职业倦怠期。进入职业倦怠的时间越长,职业对于教师的消耗性折磨越大,他们不仅不热爱教育,而且在职业倦怠中暗自恨恶教育。任何人都有职业倦怠,0兴趣的职业使他们把精力转换在其他无聊的领域,甚至是违法乱纪的领域,低级无聊的领域。

      进入职业倦怠要立即转换观念,否则就会进入职业厌恶。职业厌恶是职业犯罪的源头。一个人在他本质职业中没有任何贡献,却在其他领域有了“建树”,肯定他就辜负了他的职业使命,他曾经亏损了职业良知。否则他就没有在此的成绩。职业倦怠的哲学背景是悲观主义。悲观主义的哲学导致职业倦怠。有职业倦怠的人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都极其容易再度倦怠,所以这样的文化和人格就是职业的癌症,消散在所有的工作中。我们看到干什么的人不爱干什么,这也是精神的毒瘤。他们在任何地方的倦怠都会像瘟疫蔓延。在文章中,在思想中,在行为中,在他的所有主观世界都是倦怠和麻木的。

      一个人在提供给他衣食住行的职业中没有任何建树,就必然是一个亏心的人。因为他对不起职业给他的报酬,他把这里的报酬拿到其他领域“建树”,这样的道德是什么呢?这样的人格是什么呢?职业倦怠是职业之敌,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企图成为职业成就,这样的人就对得起职业本身。
       职业倦怠在蔓延。干什么的人不爱干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0 17:31:16
我现在一上班我都开始困倦,现在努力在摆脱这状况,这跟审美疲劳是一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