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5.1%,通胀压力更加严重。通胀问题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头等大事,必须被解决。与历次通货膨胀一样,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依然由食品价格上涨主导。市场上出现了投机和囤积居奇,造成食品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通胀是被囤积起来的。而囤积来自于食品价格的上涨预期。
早期教科书里,管好货币数量被认为是克服通货膨胀的法宝;现代教科书里,更加强调利用货币政策当局信誉和货币政策规则克服通货膨胀的作用。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教科书里强调的,是中国的货币当局应该让食品供应商相信,未来的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变动会趋于稳定。让更多的人相信货币当局,前提条件有两个,其一是货币当局有足够的独立性;其二是货币当局有办法应对通货膨胀。遏制通胀的长久之计是明确规则。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美联储的泰勒规则是中国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办法。除了货币供给数量和利率方面的政策,汇率政策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