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疆大地沐浴着跨越式发展的劲风,铺展了波澜壮阔的画卷。新疆铁路大局之上,奏出钢铁
动脉的铿锵乐章。
重点物资运输:铁路责无旁贷
2010年11月21日,一列满载农副产品的列车急驰出疆。看着眼前的景象,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业龙感慨道:“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铁路功不可没。”
新疆远离祖国内地,运距长、跨度大,95%以上的进出疆物资靠铁路运输。经过6次大提速,特别是在建和已经接管运营的十几项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新疆
铁路运能运力有了一定提升,但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满足新疆物资总体需要的综合能力,铁路责无旁贷地承载起自治区重点物资运输重任。
新疆是世界第三大番茄酱产区,出口量占全球总贸易量四分之一。9月下旬,铁道部向乌鲁木齐铁路局发出“抢运新疆番茄酱”的重要指示,每天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成都铁路局调集400辆空棚车支援乌铁局,全力投入番茄酱外运。在20天的抢运时间里,乌铁局领导亲自部署运输工作,组织召开各货运站、发货单位和番茄酱重点生产企业专题会议,组织各部门对各地货源进行调查摸排,根据货源流向细化直达列车组织方案;每日组织一次运输协调会议,安排番茄酱运输,解决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乌铁局调度部门调配运力,库尔勒、和静等番茄酱主装车站腾移货场内存货物,为番茄酱上货装车创造空间;
铁路装卸公司24小时昼夜装车,开行乌鲁木齐至天津港番茄酱直达列车101列,发运番茄酱6410车计36.14万吨,圆满完成抢运任务。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国务院、铁道部、自治区先后多次对“加快新疆棉运输”作出重要指示。11月1日开始,抢运新疆新棉战役打响。
乌铁局与自治区经信委密切协作,组织铁路运输、调度、各装车站段、重点棉花收货单位以及自治区棉麻公司、兵团棉麻公司等主要储运企业,召开重点纺织用棉运输协调会;乌铁局特事特办,重点棉花运输计划随报随批;主动协调各棉花储运企业和棉麻站优先提报重点棉花运输计划,优先安排车体,并对棉花库存及需求进行核实,保证了新疆新棉外运每日不少于300车。截至11月17日,铁路抢运新疆新棉8152车计37万吨。从年初至今,累计外运新疆棉58449车计263万吨。
截至11月21日,铁路累计运送煤炭1400万吨,其中,疆煤外运67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运101万吨。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新疆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2000年前后,通过铁路运送的煤炭一直徘徊在100万吨左右,“十一五”开局之年,铁路年运量一跃达到288万吨。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铁路千方百计为我们提供运力支持,这是我们实现大发展的生命线、效益线。”
喀和铁路在喀什车站与南疆铁路接轨,经喀什、疏勒、阿克陶、
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皮山、墨玉、和田市等10个县市。规划运输能力为客车每日6对,货运每年1300万吨。 全线开通运营后,喀和铁路将会把和田地区出产的核桃、石榴、红枣等特产运送到喀什,再由喀什运往乌鲁木齐,进而运往全国,因此这条铁路被称为南疆经济的“振兴线”,远期还将向南延伸至拉萨形成新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