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1-1 16:09:17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1 14:58
又要卖弄无知!

看看网上对”现金流量“的解释:“现金流量是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必备资料。具体内 ...
现金流量分为三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范畴,购买设备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范畴。两者不相干。明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6:12:3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1 14:58
又要卖弄无知!

看看网上对”现金流量“的解释:“现金流量是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必备资料。具体内 ...
我说的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购买设备)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发生关系。不是说购买设备未有现金流出。您理解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6:30: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6:12
我说的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购买设备)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发生关系。不是说购买设备未有现金流出。您 ...
我们讨论的是固定资产折旧是不是真正的新增价值,那就必须把企业的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不然,企业如果在原材料便宜时购买了足够一年使用的原材料,以后每月在原材料上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只有产品总价值中相应的现金流入,那你是不是就可以说这部分现金流入也是新增价值?也是真正的新增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7:43:09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1 16:30
我们讨论的是固定资产折旧是不是真正的新增价值,那就必须把企业的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一个基本 ...
您可能不知道净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的前提。那是假设按收付实现制计算,应收应付之类资产或负债本期余额不变。
您的说法违反了前提。
增加值核算是经营活动的核算,这一点您似乎也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21:02: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7:43
您可能不知道净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的前提。那是假设按收付实现制计算,应收应付之类资产或负 ...
在我们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增收入时,根本就不需要你那样的假设,就像这个问题的讨论根本就不应该以报告期为限一样。

增加值是在报告期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这个根本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就是这个增加值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新增价值。为此,必须与企业的全部已有价值对比,必须把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作为考察对象。

而你那种假设考察出来的依然不是真正的新增价值。
好比你去年离家去打工,今年回来了,你就成了你家真正的新增人口了?你难道还能把你家的两个账本拿出来说,离家打工记在A账本上,打工回来记在B账本上;讨论打工回来的你是不是你家真正的新增人口,只能看记载打工回来的B账本,而与A账本无关?
你不会经常做这样的傻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10:35:4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1 21:02
在我们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增收入时,根本就不需要你那样的假设,就像这个问题的讨论根本就不应该以报告 ...
增加值是在报告期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这个根本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就是这个增加值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新增价值。为此,必须与企业的全部已有价值对比,必须把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作为考察对象。
++++++++++++++
新增加值不是与已有的价值(那是资产还是净资产?)相比,而是——是不是本期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4:48: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2 10:35
增加值是在报告期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这个根本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就是这个增加值到底是不是真正 ...
新增价值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已有价值上的新增部分”。
如果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那就意味着“已有价值上的新增部分”中的“价值”就只能是已有价值的全体,而绝不仅仅是已有价值的某一部分(例如中间投入)。

这就像新增人口概念一样,如果概念之前没有任何限定,你就不能把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已有人口中的某一部分)的人口算作新增人口。

在“折旧是新增价值”这个命题中,因为“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因此,这个命题的意义就只能是,“折旧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上的新增部分”。

然而,这个命题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已有的全部价值当然包括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折旧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减项和产品成本价值的加项,其实质就是从固定资产迁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

所以,折旧根本不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上的新增部分”,即“折旧是新增价值”的命题就是错误的。
否则,只要你石开石发生了空间位置的迁移,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加限定地说,“石开石是新增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4:54:3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14:48
新增价值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已有价值上的新增部分”。
如果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那就意味着“已有 ...
新增价值是从生产角度说的,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价值。新增价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其他企业的价值)。
新增收入是从收入角度说的,劳动者获得了收入、ZF获得了收入、企业获得了收入,这些收入只有本期有,所以是新增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5:25: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4:54
新增价值是从生产角度说的,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价值。新增价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其他企业的价值)。
新 ...
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只要“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那就只能意味着“新增价值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上的新增部分”,而绝不能仅仅是“已有价值的某一部分(例如中间投入)上的增加部分”。

好比,你能把迁移到某一地区的人口,不加任何限定地说成是新增人口吗?

所以,请你尊重语言和逻辑的基本常识。不要显摆你的毫无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5:31: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15:25
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只要“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那就只能意味着“新增价值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上的新 ...
新增价值应用在产业单位,是产业单位的新增价值。这您不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5:53: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4:54
新增价值是从生产角度说的,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价值。新增价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其他企业的价值)。
新 ...
从企业角度来看,收入就是价值从其原有的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既然是转化,那当然是以已有价值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收入本身并不能使价值发生增加,从而也无法说明价值是否增加。

因此,要想通过收入判定价值是否增加,就必须与曾经发生的、与收入构成因果关系的支出相对照:只有全部收入中超过了支出的部分,才是新增收入:其余的统统不过是曾经支出的回流而已。

你对曾经的、与企业收入构成因果关系的固定资产的支出故意视而不见,说折旧就是企业的新增收入,并以此将折旧证明成根本不能仅仅用收入来证明的新增价值,实在是太缺乏经济常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5:55:37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15:25
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只要“新增价值”之前没有任何限定,那就只能意味着“新增价值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上的新 ...
新增人口是指新出生的人口,迁移人口不算新增人口,这您知道吧?
新增价值是指新创造的价值,转移价值不是新增价值,这您知道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5:58: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15:53
从企业角度来看,收入就是价值从其原有的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既然是转化,那当然是以已有价值的存在为 ...
是您缺乏国民经济核算常识吧?不知道生产法是从新增价值角度计算增加值吧?不知道收入法是从新增收入角度计算增加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7:03: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5:55
新增人口是指新出生的人口,迁移人口不算新增人口,这您知道吧?
新增价值是指新创造的价值,转移价值不 ...
在没有任何限定的情况下,新增人口当然只能是出生人口。但是在对某地区人口进行统计时,迁移进来的人口也可以算作本地区当前的新增人口。

价值也是一样,没有任何限定的新增价值只能是原有全部价值上增加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7:03: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5:55
新增人口是指新出生的人口,迁移人口不算新增人口,这您知道吧?
新增价值是指新创造的价值,转移价值不 ...
在没有任何限定的情况下,新增人口当然只能是出生人口。但是在对某地区人口进行统计时,迁移进来的人口也可以算作本地区当前的新增人口。

价值也是一样,没有任何限定的新增价值只能是原有全部价值上增加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17:56:0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17:03
在没有任何限定的情况下,新增人口当然只能是出生人口。但是在对某地区人口进行统计时,迁移进来的人口也 ...
迁移人口只是本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减少,不是新增人口。新增人口特指新出生人口。同理,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造的价值,不是其它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20:35: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7:56
迁移人口只是本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减少,不是新增人口。新增人口特指新出生人口。同理,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 ...
既然把迁移的人口叫做新增人口是用词不当,新增人口只能是“已有的全部人口之上的增加部分”,而不能仅仅是“已有的某部分人口之上的增加部分”,那就说明,“新增

╳╳

”这个词只能意味着是“已有的全部╳╳之上的增加部分”


由此可得,新增价值也只能意味着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之上的增加部分”,而绝不能只是“已有的某部分价值(例如中间投入)之上的增加部分”。
因此,你把折旧叫做新增价值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20:52: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20:35
既然把迁移的人口叫做新增人口是用词不当,新增人口只能是“已有的全部人口之上的增加部分”,而不能仅仅 ...
关键是新创造的——新出生的。能理解吗?折旧代表的价值不是转移,是新创造的。
建议您去学习一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21:30: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17:56
迁移人口只是本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减少,不是新增人口。新增人口特指新出生人口。同理,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 ...
"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造的价值"。

这句话没错。
但是“新创造的价值”当然一定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之上的增加部分”,不然,它本身就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早已创造出来的价值,那怎么还能叫“新创造的价值”?

所以,既然"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折旧则是已有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是早已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折旧当然就不是“新创造的价值”,从而当然就不是新增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3 21:43: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3 20:52
关键是新创造的——新出生的。能理解吗?折旧代表的价值不是转移,是新创造的。
建议您去学习一下《中国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就把固定资产折旧叫做价值的转移,你没有学习过吗?

所以,你又搬起石头砸了你自己的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12:50:0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21:43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就把固定资产折旧叫做价值的转移,你没有学习过吗?

所以,你又搬起石头 ...
那是照抄MPS体系,没有按SNA体系完成的错误啊。您依然坚持这个错误,说明您不知道正确与错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12:56:1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3 21:30
"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造的价值"。

这句话没错。
折旧所代表的价值,原来根本不存在啊。
中间投入才是外购的原来的价值呢。折旧用外购吗?
假设设备厂房等是租赁的,租金是属于外购的,算中间投入。
但租金又是另一个单位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是另一个单位的增加值。不妨假设中间投入为0。那么,另一个单位的租金全部是增加值。
明白了吗?租金还是包括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所以租金,利息等并不在增加值的范畴之内,那还可以继续分解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15:42:40
王昭涛 发表于 2020-11-4 15:20
Q  ~  q群 765782736   剩余价值讨论专用群
欢迎智商正常人士加入,脑残智障自觉回避。
你确定要和这种人讨论学术问题?

王昭涛的可笑逻辑1:
你干A工作赚M元,那么你干B工作,也就应该赚M元。

王昭涛可笑逻辑2:
在买卖机器(更能体现出科学家劳动)的时候,科学家的劳动价值被低估。
但是,买卖产品的时候,这低估的价值就涨能耐了!冒出来了!变成真金白银跑到资本家腰包去了!

王昭涛可笑逻辑3:
渔民用打鱼棒打鱼,一天可得10条鱼,10条鱼应怎么分?
神逻辑:渔民离开了打鱼棒,只能空手抓鱼,一天只能抓1条——故渔民应分一条,打鱼棒分9条。
同理:打鱼棒离开了渔民,只能空打鱼棒抓鱼,一天抓0条——故打鱼棒分0条,渔民分10条。

王昭涛胡编滥造:
我呀,开过一个小饭馆儿,巴拉巴拉。。。

王昭涛名言:
我是一线科研工作者,感觉自己的智商被外国同行碾压,所以中国人智商不行。
他不知道,碾压他的外国同行,居然很多是中国清华北大出去的,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22:07: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4 12:50
那是照抄MPS体系,没有按SNA体系完成的错误啊。您依然坚持这个错误,说明您不知道正确与错误啊。
MPS体系有证明为什么折旧是新增价值吗?你拿出来看看。

你倒是想要证明的,提出了一个“新增价值指的是新创造的价值”的定义,但是这个定义恰恰证明了折旧根本就不是新增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4 22:50: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4 12:56
折旧所代表的价值,原来根本不存在啊。
中间投入才是外购的原来的价值呢。折旧用外购吗?
假设设备厂 ...
你一个会计,怎么还会把固定资产的租金与固定资产的折旧混为一谈?
租金作为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报酬,首先就必须能够抵偿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折旧)。除此以外,还必须支付一个体现有偿使用的货币额。
所以,固定资产的租金根本就否认不了折旧来自于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考察折旧,就必须放到提取折旧的企业中来考察。而在提取折旧的企业中,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折旧。
你一个会计,上述公式表达的价值之间的关系你都不知道?

如果固定资产没有价值,那就根本不会有折旧;如果折旧率相同,固定资产价值越大,折旧就越多;并且,折旧多少,固定资产价值就减少多少。
这种关系充分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5 10:52:09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4 22:07
MPS体系有证明为什么折旧是新增价值吗?你拿出来看看。

你倒是想要证明的,提出了一个“新增价值指的是 ...
MPS体系说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您搞错了。
SNA体系把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称为总营业盈余,是新增价值。子总营业盈余相当于中国的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您连MPS与SNA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5 10:54:5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4 22:50
你一个会计,怎么还会把固定资产的租金与固定资产的折旧混为一谈?
租金作为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报酬,首 ...
我才没有把固定资产折旧与固定资产租金混为一谈呢。
我是告诉您,固定资产租金是中间投入(购买方),固定资产租金又是增加值(卖出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5 14:43:32
其实这是针对有形产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5 21:18: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5 10:52
MPS体系说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您搞错了。
SNA体系把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称为总 ...
那是复制黏贴错了。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谁说的根本不重要,关键的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逻辑证明。

SNA体系有对固定资产是新增价值的证明吗,没有证明的规定在学术上毫无价值。
你拿不出SNA体系的证明来,你把它的规定再复制100遍也没有任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6 12:06:57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1-5 21:18
那是复制黏贴错了。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谁说的根本不重要,关键的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逻辑证明。
...
增加值是新增收入,这是基本常识。不证自明。劳动者报酬不是新增收入吗,生产税净额不是新增收入吗?净现金流量不是新增收入吗?钱到手了,不是新增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