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12 4
2006-07-14


我最近在看一些论文,忽然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现象。说是惊奇,放在中国,则无奇怪可言。这个“奇”就是国外也存在一稿多发情况。请看:

参考文献:

[1]D.R.Vaughan,‘The Cultural Heritage:An Approach to Analyzing Income and Employment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ics,8(1990),pp.1~36.

Articl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 approach to analyzing income and employment effects (1 - 36)
D. R. Vaughan
DOI: 10.1007/BF00188891 (1984年)

这两篇文章都出自Vaughan之手。Vaughan是专门研究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旅游经济的。这两篇文章隔了6年,作者明显存在一稿多投行为。奇怪的是,向来严格的国外期刊,也不查一下就发表了。这让我想起最近一个中国医生投诉美国两位医生剽窃学术成果的行为。可见,剽窃与否,实际上与制度无关,乃道德问题也!

一稿多投与多发者也非Vaughan一人,下午检索时也发现另外一个作者的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行为,可惜没有记录下。只在晚上检索时,再次发现Vaughan后才引起我的注意,所以拿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6 15:52:00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品德高尚与否,而在于制度的健全与否,在健全的制度下,或许也会有漏网之鱼,但不会条条鱼都漏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5 16:05:00
一稿能否多投应由杂志社和作者自行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5 17:02:00
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多发应由杂志社和作者自由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8 13:45:00
以下是引用xianghua005在2006-7-25 17:02:00的发言:
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多发应由杂志社和作者自由决定。

从推广知识、学说的角度来看,这是对的。但是希望不要被部分沽名钓誉的人利用来牟取不正当利益(比如评职称什么的,当然,用论文数量来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其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