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15 4
2010-12-25
1,诸法空相,不是教你可以不慈悲,有的富豪,遇到赈灾之类的场合,一毛不拔,问之则曰一切皆空,何苦让钱再去扰乱别人平静的心灵。
孰不知,正因为空相,更应该无相布施,对你帮助的对象不起任何分别心,不因其对你帮助的反应而起爱憎,用一种平等之心去对待。
正因为空相,无物可执,也无物可离,那些财物、资产、粮食从你手中,流到那些更需要你帮助的人手中,更象是一种零和博弈。
正因为空相,你舍了,舍去的是你对人、事、世的那种贪婪,同时你也得了,你得到了慈悲带来的喜悦,虽然种种喜悦,说到底无非影事,但却是一种很强的助力,指引你去追求更高的快乐,那种和人分享,帮助别人的快乐。
可能有人会很矛盾,为什么佛教一下子说空,一下子说有,既然世界都是虚空,众生都是佛祖,为什么还有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不是道理上说不通么?到底那个“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是佛教,还是我们通常看到那些老太念佛吃斋,念十万遍佛经,拿个朱砂圈一圈,最后拿去焚烧是佛教?
信么?万物由心起、万物由心落、万物由心化、万物由心灭,是故,心净则火焰化为红莲,所谓“一物长灵,盖天盖地”。那么,还有这个心在咯,又何谓空相?呵呵,会么?这个谜语谁来解?
2,佛教一宗,不离见地,行愿、修行,不讲这三个道理的佛教,还能是佛教么?所以阿含时的佛教,天花乱缀,总总比喻,等到般若时,释加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终于把看家老底都拿出来了,婆婆妈妈说了一大堆,有正语、有反语,有当下承担,有旁敲侧击,真当苦口婆心啊。
所以,年糕兄,不管在释在儒,还是那些西洋宗教,所说无非是一,这个一是什么捏?就象耶稣说人的度,佛教也说度人,怎么度,度到哪里去?西方真有净土么?心净则土净诶,只是这个道理,经典上有说,老太却不懂,真以为西方世界金为屋,玉为地,享不尽的福,可是佛分明说过“无所住而生其心”“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么所有净土法门,不都是音声求佛么?难道都是邪道么?
所以,读书要先明理,这才是关键。
3,佛教里通常用鸽子比喻贪,因为鸽子的性欲很强,用蛇比喻嗔,因为蛇太容易攻击他人,用猪比喻痴,因为猪吃了睡睡了吃,无所事事。其实人和这三种动物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事情做过了头,还以为自己做的不够狠,做的不够绝。
说实话,早上接完电话后,一度很愤怒,很想做一些事情来回应,至少是辩解。但是最后还是算了,也放弃了任何的解释。因为对方只是让你平静的心灵起了波动,但不可能影响你的灵魂,别人的恶,更不能成为你作恶的籍口。而保持自己内心的高尚、理智和宁静,只有你自己才能做的到,是你自己主宰了你自己灵魂的善恶,而不是别人。
原谅所有攻击你的人,也许他们只想保护自己而已,也许仅此而已,也许攻击你是他认为最好的选择,更何况这种攻击,你大可以付之一笑,不必理会,是的,不去理会,做好自己,是你目前最好的选择。甚至,你应该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早点从这种伤人伤己的行为中,从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又哭又笑,不能主宰自己的情绪,实在是很可怜的。我不杀伯仁,亦不愿伯仁为我而死。就象我很久前写的一片文章《爱最终必将战胜恨》,希望这一天,不要来的太晚。当然这种爱,是广义的,是宽博的,是无条件的,仁者爱人,天经地义。
贪求的念头会引起得不到的落差,得不到的落差或许就会造成你心里的无明业火,折射在人的外在表现,可以是喜笑怒骂,可以是人格分裂,所以佛陀一再教导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六根,不要叫它随着六尘打转,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而反之,无明万丈火,能烧公德林,切记切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5 13:27:33
哦,原来楼主还真的对佛比较感兴趣。刚才看了另外一篇关于夺权之类的文章,挺有感触的,其实不见得所有人都是对权力很痴迷的。或许前段时间,我之前的证券咨询公司希望去获取很多公众的支持,也就是获取话语权,但是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权力去获取一些收益、金钱上的收益;而我本人,由于不想大家对我关注太多,我只想自己一个人默默无闻的、安安静静地搞自己的研究——或许是很乱七八糟的研究,所以才希望尽快这件事结束,所有的人都能够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状态,这才是对每个人最好的状态。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 ... 8e02f36db5&p1=3
其实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这个文章,很简单,但是我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而已——就是不管是巴菲特也好,查理芒格也好,在投资时都会考虑成功概率这个问题——这些概率的计算有些公式的来源看起来不是来自于投资研究,但是在投资中却很有用。所以——我的一些研究是看起来乱七八糟的,看的网页和书也都是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但是其中的道理都是自己悟的,或者是看其他高手的文章学的。就比如《武侠,从牛a到牛c》这个,人家的思维角度很新,所以希望大家以后不用担心我看一些文章、网页之后会学坏,基本上我觉得我的判别能力还是有的,这个就类似于“栅栏理论”,就是我会把不符合我思维系统的观念、知识、不好的东西排除在外,而只选择性的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所以,请大家放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5 13:34:50
http://stock.hexun.com/2008-01-23/103154386.html
《财富公式》介绍的是一个传说中能够给人带来财富的神秘公式,是信息理论学家的研究成果,虽然受到以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萨缪尔森为主的经济学家们的严厉抨击,却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实战中屡屡得到验证。

  这个“财富公式”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凯利在1956年提出来的一个数学公式,被称为“凯利公式”。它证明了在通信噪音干扰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同样适用于投资者对于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如果可以在信息传输中,将噪音干扰引起的错误降低到零,那么,同理,投资者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把破产的风险降低到零。如今,凯利公式已经成为智慧型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策略时的金科玉律。

  这个曾经引起了无数争论的数学公式,蕴含了几位拥有惊世奇才的科学家的超人智慧。让我们记住这些拥有世界上最完美大脑的人们:克劳德·申农、爱德华·索普和约翰·凯利。

  上世纪60年代,一向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美国赌场风云突变。几位神秘客横扫大赌城,用匪夷所思的方法大把捞钱。美国各大赌场一时间乱了手脚。他们是几位让世人顶礼膜拜的科学家,把自己的实验室搬到了赌场!他们的目的是在实践中证明这条“财富公式”。财富公式在赌场中证明了威力后,证券市场成为了下一个目标。财富公式还能继续辉煌吗?一个神秘的公式引出了一段传奇故事。

  本书为人们揭示了这个谜底:几位让世人顶礼膜拜的科学家,把自己的实验室搬到了赌场!目的就是用实践来证明这条“财富公式”。

  姑且不论如今广泛流传于投资界中的“凯利公式”是否真的如这本《财富公式》中所说的已经成为智慧型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策略时候的金科玉律。但从当下火爆的投资市场来看,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期望寻找到一条完美的投资策略,凯利公式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凯利是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他对较小概率发生事件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凯利公式,依照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被称为凯利值。由于博彩中的冷门也是较小概率发生事件,于是凯利值的概念就引入到博彩业中。事实上凯利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博彩分析师用于进行博彩分析。但仔细研究下去你会发现它来自无穷级数的数学推理。因此,如果你可以不停的玩下去的话,面临一大串连续亏损时你总可以等到最终来个大翻盘。但是你能够坚持下去吗?如果答案是否,那么你终究还是要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黑帮、博彩业、证券业做了非常有趣的介绍。当然,如果你还想要从这本《财富公式》中得到那属于自己的神秘“财富公式”,并且运用你所得到的“财富公式”去投资理财的话,我得先告诉你的是: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善于下重注的人,但同时也是最善于躲避风险的人。这并不矛盾。其实很多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风险、概率等等莫不如此。所以,你必须在书找到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公式”,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投资理财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5 13:37:46
说句心里话,我的数学成绩——尤其是高等数学不是特别强,不过我利用了其他方式弥补了自己的缺点,这和最后一句话——“找到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公式”,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提高——注意,是专属于你自己的公式。其实,自己看书、看报、看新闻领悟到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5 13:41:27
另外,上周末的时候,我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我前段时间所有事件的真相——这就和这本书中所说的排除噪音干扰的能力有些类似,当然,我也只是学了皮毛,所以我前段时间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的思维、调查去排除噪音干扰——其实这是一个在投资中很重要的能力,注意——这是一个能力,是要培养的,它不是知识、所以没有办法教授给大家,只能靠大家自己领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