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还没挂公告,他们或许还在斟酌稿子或许还在酒香面热,但此刻再也不会有人像怀疑昨天我那篇预测帖一样,对武大校长换任一事表示观望、坐等之类的不确定了。作为08级的我们,两年半武大经历三任校长,谁也不能不有所感慨,最不济也会放句“关我甚事”。感慨武大,感慨中国高校教育,感慨我们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的校长连续换马际遇,言有穷而意不可尽,或可洋洋洒洒万言。然而我们早已习惯标题党、习惯点击眼球词、习惯尚未读尽便速速分享,电脑前鲜能心沉气静地读完读透一篇文章,浮躁的互联网阅读下,言多则废,以下我就其中焦点话题浅略描描个人的流水账。
1、个人对此次换校长事件来龙去脉的观察。近年唱衰武大的论调盛传,主要集中在校风过散、学风不良上,而09年可谓武大的风雨年,高度上榜新闻媒体,重磅在于六月枪击案、九月贪腐案,那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唱衰论更是甚嚣尘上。11月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刘延东考察武大,仅就武大而言,我想当时刘延东的到访一是为稳定武大人心与局面(记得第二天便有李健书记传达中央肯定、安慰的教师学生干部会议),二就是为换校长做协商工作(与武大领导层、与武汉市委市府沟通,以什么形式、什么时间、换什么人)。当时我以为很快就会换校长了,结果没有,一直到这学期的10月份网上盛传。那是一篇仿北大校长换任发公告所拟,当时广为流传,因为那文辞太官太权威,百度百科还一度把李晓红改为“武大校长”。谣言止于官方辟谣,从教育部到学校有关部门,于是谣言止。再过来就是这周开始盛传,我昨天晚上发的预测公告帖有大概的蛛丝马迹介绍(
http://bbs.ziqiang.net/viewthrea ... &extra=page%3D1),直到今天中午才见足够权威的官方消息确认。此刻,就差一个官网公告了。以上是我所注意到的此次武大换校长过程,鉴于信息不全、资料不够内部,仅限于此。
2、校长与学校的发展问题。这两天武大学生的各种评论、各种状态聚焦在校长换任一事,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关注?一是校长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二是其中不确定性,浮动性的噱头升温这个话题的关注度。校长与学校的关系,深处延伸就是中国高校体制问题,譬如争论行政与学术、高校校长去权力化、高校校长如何选等,这种难动、难以快动、各方参与也未能给出结论的课题我就不掺和了。我想我们学生之密集关注,简而言之,就是因为高校校长关系到小体制环境的好坏,甚而能如老校长刘道玉先生那样引领八十年代高校改革之风。我们更关心校长的教学政策、人才政策、住食管理等切乎学生实际的方面,无怪乎有人笑谈“换不换校长我不关心,什么时候把后勤部长换了!”。
3、对校长个人的声音。这两天大家不仅在关注校长换任的真假,另外很密集的便是对离任顾校长与接任李校长的声音。
      顾校长,武大的前党委副书记、前党委书记、前校长,鲜花有之,掌声有之,骂声庆幸声有之,正如曾国藩所书“左列钟鸣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声音各异是很正常的,要是声音一致倒是怪事了,要么大独裁、要么是子虚乌有先生。然而声音总有个大小、好坏总有个主次之分,我们应如何评价离去的顾校长呢?之所以顾校长的民望不甚高,主要是因为其任内的重磅大案,尤其是09年。那些事跟顾校长有没有直接联系我不知道,便不能做诛心之论,但至少是其任内发生,任内各种事故、学校人心散乱便是失职;顾校长的成绩与水平是众所周知的高,在武大勤恳工作十年之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具体业绩官方会告诉我们)。其任内没有实现武大的更好发展,短短一年多便离任,我想我们不能苛责这位老人过多,衷心地祝福他走好。也衷心地希望能由他本人带走那块石头,百年武大不是谁都能立碑立字的。
       李校长,前重庆大学校长,重大学习工作32年。具体资料百科之,我对他的理解有三点:工科出身,这点不好评论,或说更实干或说对理工学术有帮助或说人文底蕴深重的武大不宜工科领导;民望甚高,重大师生普遍对其评价很好、实干亲民,有逛学生BBS的习惯,今天在还有个重大学生跑到茶馆BBS发帖力顶这位校长;重庆来的,中央决定高校校长人选,必咨询高校当地地方领导意见,当今重庆一哥是薄熙来,言外之意知者自知。
        纵观这次换校长的武大、重大、中大,武大的学生多倾向高兴、观望与期待,重大与中大的学生多表示高度评价与留恋。我们常常谈刘道玉老校长而不疲,我们常常听到华科根叔而歆羡不已,而今行将走马上任的晓红哥能否带领我们抹去乌云,且听其言而观其行。
      4、我们学生个人如何对待换校长之事。显然,还有至今仍不知道我们已换校长的事情,就了解此事的人而言,我们都是关注此事的。有人说,考我们的试吧,换校长关我们鸟事;有人说,神马都是浮云,换来换去不过是他们的政治游戏,与武大何干;有人说,换吧,赶紧把空调装起、把伙食改善……“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岂能囿己于自我的果核里,通一局、一地、一国、世界之势更能引导自己的去向,遑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类模糊已久的大道。不去论变幻时事,不去闻朝鲜半岛硝烟,立于武大之地总得关注对武大影响至大的校长人事问题。而这关注,我们所放也不应只限于食宿等微细处,建言武大各个环节,不抱怨、不放空大之论,决策层能不能听到、会不会听也是需要我们争取的。在没有发出声音之前就肯定声音必无回声不是先把声音断绝己手了吗?
       珞珈浑浑,东湖迷迷,三年浮云,刘而不顾,桃李春秋。这春秋能否写起?这春秋将如何写就?武大人上下而求索,剑及履及之。